首頁>專題>全國政協常委會會議>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會議新聞
綠色低碳發展,太空也不能少
“太空空間軌道上的衛星結束壽命周期后,有些部件將碰撞解體成為難以收拾的太空垃圾。當前我國航天事業迎來空前發展,大規模空間活動也會給太空造成污染?!痹谌珖f十三屆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專題分組討論會上,吳偉仁常委將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話題,聚焦到了穹頂之上的太空。
要建設和平、安全、繁榮、包容和清潔的太空,同樣需要綠色可持續發展?!拔覈鳛樨撠熑蔚拇髧蜆嫿ㄈ祟惷\共同體的實踐者,亟須進一步統籌規劃和規范實施太空活動,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睂Υ耍瑓莻ト式ㄗh,在航天技術方面加強如燃料無毒無污染技術等應用,著力攻克如空間核動力、液氫液氧、液氧甲烷、液氧煤油等新型能源與推進技術,從源頭上解決太空環境污染問題,實現綠色動力的可持續性應用。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保證太空的有序綠色發展,靠一個或少數幾個國家的努力是遠遠不能實現的。吳偉仁表示,中國應從國家戰略高度,重點圍繞近地軌道安全、空間交通管理等重大問題深入研究,做好國內統籌,在國際上提出中國主張。
“可在相關國際組織的多邊框架下,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贏的理念,積極推進空間碎片減緩、太空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國際合作。各方加強信息和資源共享,促進空間物體快速編目、監視預警、頻譜監測、空間交通管理等能力的提升,形成廣泛協同、高效智能的太空活動治理支撐技術體系,共同推進人類太空綠色發展?!眳莻ト收f。
當下,國際太空探索格局正在重構。吳偉仁表示,要借此契機,探索由中國引導和制定太空綠色發展的國際規則。
隨著我國航天技術跨越式進步和一系列太空探索成就的取得,我國在國際空間舞臺上的地位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吳偉仁建議,應激流勇進、抓住機遇,廣結同盟,主導提出符合我國和大多數國家太空利益的主張,形成規則草案,以國際性組織為平臺,始終堅持對話協商,推進外空長期可持續性規則談判,推動太空綠色發展國際規則演進,為構建人類太空命運共同體作出中國貢獻。
《 人民政協報 》 ( 2022年06月22日 第 04 版)本報融媒體記者 付振強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