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奮斗者正青春>新時代新青年
奮斗者·正青春 |“肥”人“劉老師”
訪河北省石家莊市政協委員、藁城區政協常委劉懂會
人民政協網6月2日電(記者 高新國)瘦高身材,灰色花格短袖衫扎于腰間,濃密的頭發齊整地梳向一側。初見劉懂會,給記者留下干練、率直的印象,一股昂揚向上的朝氣撲面而來。這種氣質,很難與肥料特別是有機肥料聯系到一起。但河北省石家莊市政協委員、藁城區政協常委劉懂會,的的確確是一位“肥”人。
今年34歲的劉懂會,已與有機肥“打交道”14個年頭。從代銷到生產,從百度推廣到快手直播,從臭味熏天的原始雞糞有機肥到凈味無污染的高科技微生物有機肥,劉懂會走出了一條和著時代脈搏的青春之路。
“雞糞還能從網上買”
劉懂會是地地道道的農家子弟。小時候,村里以雞糞為原料的有機肥小作坊,給他留下臟、亂、臭的深刻印象。
劉懂會初中畢業后沒有繼續上學。雖然厭惡雞糞臭味,但不得已還是到有機肥作坊打工補貼家用。盡管時常有外地大貨車專門進村拉雞糞,但當地小作坊眾多,常常滯銷,劉懂會看在眼里。
劉懂會分析雞糞滯銷的原因,從中尋找商機。2009年,劉懂會試水創業,開始代銷自己“熟知”的雞糞有機肥。初始想法很簡單:制作網頁,把雞糞有機肥拍成照片展示,讓更多的人知道,以此擴大銷售范圍。但打開市場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連續6個月沒有開張,他開始質疑自己的想法。反復琢磨后,他決定在百度搜索引擎上進行推廣。
于是,劉懂會成為當地在百度銷售雞糞有機肥的第一人。“咨詢電話一下子多了起來。”劉懂會初次感覺到了互聯網的“威力”。寄送資料、到車站接送客戶,公司有了起色,產品銷售范圍驟然擴大,劉懂會有了更大信心。
快手銷售農資肥料第一人
國家重視綠色農業產業發展。銷售時間越長,劉懂會越認識到,有機肥使用推廣是朝陽產業。但村里的小作坊臟亂臭,并且雞糞有機肥不便長途運輸,銷售范圍有局限。劉懂會開始關注網上有關信息,同時拜訪農業科研院所專家求教,確定下一步發展方向。
劉懂會在快手發布的短視頻截圖
“要改變人們買有機肥就是買雞糞的認識。”2012年,劉懂會投資建廠,生產既能補充土壤有機質、還能改良土壤的濃縮型生物功能特種肥,擺脫傳統意義上雞糞有機肥生產環境。“菌崔萊”是劉懂會創立的有機肥品牌。一個“菌”字體現了產品特性,與傳統“雞糞”區別。爾后,他在北京成立“北京菌崔萊微生物技術研究院”,聘請研究人員專門從事微生物肥料研發。2015年,公司成為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
隨著智能手機普及,劉懂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客戶從手機上獲得信息。2018年,他在快手平臺注冊賬號,開始了“劉老師”直播銷售微生物功能有機肥的嘗試,沒想到在這個平臺上,他又成為銷售農資肥料第一人。
網絡直播看不到真材實料,全靠一張嘴,能行嗎?“打開直播銷售市場同樣不容易。”劉懂會說,剛開始,采取贈送方式讓網民認識產品,但網民并不買賬,他的產品被拒收。
質量是最好的口碑。劉懂會把自己的形象印在產品包裝上,為自己的產品代言,以“確保質量”。顧客的實際檢驗,成為打開銷路的“利器”。
“信任無價”
現在,劉懂會的個人粉絲已超過300萬人,公司直播矩陣粉絲量達600多萬人。“直播銷售,不僅僅是賣產品。”劉懂會把直播生活化,聊家常,成為粉絲的“知心人”;聊種植,成為粉絲的“劉老師”。
“粉絲認可‘劉老師’,但當好老師需要下功夫。”盡管多年從事肥料行業,對種植技術也有所了解,但直播中時常會碰到具體種植問題。能回答的直接回答,不能回答的,劉懂會記下來線下做功課。日積月累,他在農業種植方面的知識,就跟他的名字一樣,“懂得多了、會得多了。”
為對得起“劉老師”這個稱呼,劉懂會不斷充電,每年投入十幾萬元參加學習培訓。此外,他還向農業方面的技術專家請教,不斷提升農業種植和農藥化肥方面的知識。“這是我這么多年的學習成果。”劉懂會指著自己20多本學習筆記說:“學歷重要,持續學習力更為重要。”
2021年,快手平臺初次從1000多位農資銷售主播中評選出23名年度優秀主播,劉懂會名列其中。公司的直播銷售業績不斷刷新,從2019年到2021年增長10倍多。
每次粉絲見面會,劉懂會都要走進粉絲家中、田間地頭,了解大家的實際需求。真誠、真實,換來粉絲的信任。每到一地,都有粉絲把使用公司有機肥種出來的土特產塞進劉懂會的車里。“到下一站,我會把土特產分享給當地粉絲,讓粉絲們互相品嘗土特產品。”在劉懂會看來,車里裝的不僅是土特產,更是信任。
“信任無價。”劉懂會說,要讓使用公司產品的農戶獲得更大收益。一方面,根據粉絲農戶實際需求,為粉絲們團購質優價廉的農用產品;另一方面,將粉絲農戶種植出的優質農產品,在粉絲圈互通有無,幫助解決農產品銷路問題。
不負青春,不負韶華。劉懂會用經歷證明,務實選擇很重要。他想與青年朋友分享的是,要一步一個腳印走好自己選擇的路,讓青春歲月在奮斗中變得更加豐盈充實。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