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仲裁法的修訂>發言摘登>委員發言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李偉斌律師行首席合伙人李偉斌:借鑒經驗做好仲裁法修訂
結合調研情況,我介紹一下我國香港地區及新加坡的經驗,供仲裁法修訂參考。
一、 政府支持。香港地區和新加坡仲裁中心成立以來都得到了政府支持。例如,為仲裁中心提供辦公用地、利用機會宣傳和推廣仲裁服務等。
二、 財務自給自足。由于沒有租金負擔,且開庭時還有場地費、仲裁費收入,管理團隊成員由世界各地專家組成,香港地區和新加坡的國際仲裁中心在財務上自給自足。
三、 非營利定性。仲裁機構的非營利定性有利于提升形象,提高公信力;減少收費有利于增強競爭力;增加仲裁員報酬有利于吸引更高素質仲裁員的加入。
四、 盡可能與國際慣例保持一致。本地仲裁立法盡量與國際商事仲裁示范法、《紐約公約》和其他國際慣例保持一致,使參與仲裁各方易于熟悉本地仲裁法律。
五、 仲裁員素質。重視對仲裁行業人員進行系統培訓,形成良好行業生態系統。有不同司法管轄區、不同專業的仲裁員可供選擇。仲裁員除由當事人指定外,一般由一個專門委員會限時指定。仲裁機構收取費用絕大部分支付給仲裁員。
六、 仲裁各方具有服務意識。
為此,建議:
一是明確仲裁機構非營利性法人性質,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加快市場化運行;二是在仲裁員選任方面作更加多元化的制度設計。
同時,建議進一步鼓勵和支持粵港澳大灣區仲裁機構加強合作,在跨境商事仲裁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方面加強實踐和制度創新探索,為仲裁解決跨境商事糾紛、提高中國仲裁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創造條件、積累經驗。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