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新時代新成就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我們的新時代丨貴州農村里來了“年輕管家”
新華社貴陽5月31日電 題:貴州農村里來了“年輕管家”
新華社記者吳思、汪軍
正值農忙時節,貴州農村田間地頭里“新潮”活躍,富有朝氣的“90后”村干部成了農民的“老熟人”。這些“年輕管家”看似稚嫩,但對村中產業發展的“大戰略”胸有成竹。
“大伯,油菜收完后,要抓緊把辣椒種起來。”“90后”村支書鐘楊正在地里提醒村民搶抓農時種植辣椒。
鐘楊是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仁山街道塘邊村黨支部書記。2016年從天津農學院畢業后,他回到家鄉創業。2021年,塘邊村老村干發出誠意邀請,鐘楊決定到村里工作。“讀大學時,我發現東部沿海地區農村發展得比較好,就思考能否也把西部的家鄉建設得那么好!”鐘楊說。
塘邊村素有種植辣椒的傳統,本地產的辣椒在周邊知名度高、市場好,但過去均由農戶自行種植,不成規模,采收后村民自己用背篼背去市場上賣。
上任后,鐘楊引進辣椒種植企業,協調流轉集中連片土地800畝,目前辣椒種植面積達600畝。走進塘邊村辣椒種植基地,記者看到一排排地膜覆蓋在田壟上,一行行整齊的辣椒苗長勢良好。
塘邊村辣椒基地里的辣椒苗長勢良好。新華社記者吳思 攝
鐘楊告訴記者,“辣椒成熟后,不用擔心銷售問題,村里利用扶貧資金引進的一條辣椒烘干生產線預計今年7月能投產,每天可加工30噸鮮辣椒。”下一步,鐘楊打算依托烘干設備,加工當地生產的紅薯、土豆等,提高附加值,增加村民收入。
謀劃產業發展、調處矛盾糾紛……瑣碎繁雜的農村工作,考驗著村民眼里的“年輕管家”。塘邊村有一處電站屬村集體資產,以年租金4000元的方式承包給第三方經營,產生的收入歸村集體經濟管理。中途由于變更經營主體,自2015年以來,企業拒付租金,村干部多次交涉無果。
鐘楊接到村民反映情況后,立即與企業負責人溝通,卻也吃了閉門羹。“村集體資產不能流失,必要時用法律手段維護大家的利益。”他說,經過多次走訪,將知情人士掌握的資料匯總形成證據,今年3月到法院提起訴訟,追討的欠款已于5月底到賬。
年輕的女性村干部也正成為貴州山鄉一道靚麗的風景線。1999年出生的邱明君,2021年從貴州財經大學畢業后,放棄留校工作的機會,回到家鄉貴州省貴定縣盤江鎮清定橋村擔任村委會副主任。清定橋村緊挨國家4A級旅游景區金海雪山,村民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和便利的交通條件,建有民宿14家、餐飲店20余家,逐步吃上了“旅游飯”。但在過去,每逢旅游旺季,商戶們習慣“各自為政”,攔車招攬客源。
為了改善經營環境,邱明君主動勸說引導商戶合作,使得外地游客能夠有序分散到村里各家民宿中。“現在大家的合作意識不斷增強,游客的體驗感也越來越好。”邱明君說,“盡管村里的工作比較瑣碎,但通過和村民打交道,他們對我的工作越來越支持”。
邱明君(左一)入戶走訪村民。(受訪者供圖)
貴州省委組織部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基層組織換屆后,村干部更加年輕化,特別是村黨組織書記,大專及以上學歷占比為54.6%,比上一屆提高20個百分點,平均年齡為40.5歲,比上一屆下降6.5歲。
鄉村振興,希望在人。一股青春的力量正涌向山鄉、共謀振興。
編輯:羅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