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共同助力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
非洲青年議員提高議政能力交流研討班側記
人民政協網5月30日電(記者 劉彤)“請大家打開攝像頭,揮揮手,我們拍一張合影!”
當主持人用英文發出邀請,話音剛落,一張張笑臉出現在大屏幕前——他們是遠隔重洋的非洲青年議員們,很多人面對鏡頭揮手告別,用中文說著“謝謝”“再見”……
北京時間5月26日下午,為期兩周的“非洲青年議員提高議政能力交流研討班”舉行結課儀式。一張“云端合影”,再次定格中非友好情誼。
結課儀式上,一段溫馨的視頻回放,讓大家重溫了連日來的交流情景。
搭建中非友好合作橋梁
此次研討班是全國政協辦公廳首次參與舉辦的援外人力資源開發合作項目,旨在增進非洲國家青年議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和人民政協制度等的了解和認知,加強中非治國理政經驗交流,在商務部國際商務官員研修學院以線上形式舉辦。來自喀麥隆、肯尼亞、馬拉維、摩洛哥、莫桑比克、納米比亞、尼日利亞、蘇丹8個非洲國家的50余名學員參加。
中非永遠是命運與共的好朋友、好伙伴。習近平主席高度重視發展中非關系,提出“真實親誠”對非政策理念和正確義利觀,在去年11月召開的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上闡述了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四點主張”,宣布了旨在增進中非人民共同福祉的“九項工程”,樹立起中非關系新的里程碑。
中非關系為什么好?中非友誼為什么深?關鍵在于中非雙方締造了歷久彌堅的中非友好合作精神。
“參加本次研討交流的非洲青年議員們在各自國家擔任重要崗位,心系國家發展和人民福祉。希望大家發揮好中非關系的橋梁作用,做中非交往的參與者、中非友誼的促進者、中非合作的貢獻者。”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張茂于在5月13日開班儀式上表達期許。
馬拉維議會議員喬馬尼卡·歐文在開班式學員代表發言中表示,今年是中國與馬拉維建交15周年,感謝中方多年給予馬拉維的寶貴支持,尤其在經貿、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公共衛生、合作抗疫等領域,中國提供了很多重要幫助。希望通過這次研討交流,充分發揮青年議員的優勢,有效凝聚力量,為廣大非洲人民,特別是馬拉維人民的福祉作更多有益和務實工作。
“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去思考如何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內,加強中非青年之間的交流合作,這讓我們深受鼓舞。”莫桑比克議會青年小組主席奧利維亞·費爾南多·馬塔維爾的話,道出了學員們的心聲。
學有所獲 學以致用
全國政協辦公廳領導高度重視,外事部門與相關專門委員會辦公室和各有關方面反復溝通,除安排介紹中國基本國情的公共課外,重點圍繞全過程人民民主、人民政協履職等安排了七個方面專題講座、兩次研討交流和一次云參訪。參與授課和交流研討的相關委員、專家,立足自身豐富的履職實踐,大量使用案例和工作中積累的第一手照片、視頻資料,深入淺出講好“中國故事”“中國政協故事”,給非洲青年議員們留下深刻印象。
在“人民政協概況和歷史”講座中,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駐會副主任楊小波設計了九個問題,先請學員回答,再做具體闡釋。在雙方一問一答、積極討論中,學員們加深了對人民政協基本情況和歷史知識的理解。
在“人民政協的提案工作”講座中,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駐會副主任張敬安講述了不同年代的精彩提案故事,如關于掃除文盲的提案、關于防治血吸蟲病的提案、關于取消農業稅的提案等,讓非洲議員們感受到提案對促進國家發展和人民福祉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駐會副主任張效廉介紹了人民政協開展調研的方式、方法和成效。學員們從中領悟到“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真諦,并表示這對提高科學治理能力非常有幫助。
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劉永富在“中國的脫貧攻堅”專題講座中,分享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扶貧工作經驗和富有啟發性的“扶貧故事”,引起學員們的高度興趣,他們認為借鑒中國減貧經驗有助于非洲可持續發展。
全國政協副秘書長、中非友好小組成員,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圍繞“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深入闡釋其形成原因、歷史傳承、文化內涵,以及所具有的獨特優勢,增進了非洲學員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了解。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駐會副主任、中非友好小組副組長王民主持中非友好小組與非洲青年議員研討交流,圍繞“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主題,暢敘傳統友誼,共話務實合作。中非友好小組成員周樹春、常振明、崔麗和七位非洲青年代表分別發言。學員們表示,作為年輕的議員,有責任進一步推動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將致力于加強非洲國家與中國的合作,讓這種友好關系始終充滿生機。
此外,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學首席專家董小平,中國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理事王江燕先后介紹了中非團結抗疫和公共衛生合作、全過程人民民主等內容,廣東省政協外事僑務委員會和廣東公共外交協會圍繞“粵非交流合作”與學員們互動……
來自肯尼亞的學員阿莎·卡圖庫·威廉姆斯聽完課后儼然成了“政協通”,她總結道:“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是開展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組織來自各民主黨派、社會組織和各界人士參與國家事務的討論和治理。政協通過其工作加強中國共產黨在各領域的領導,是團結、教育和引導少數民族和各界人士的代表更好理解中國共產黨最新理論的重要平臺,是在共同的理論和政治基礎上解決問題和凝聚共識的重要渠道……”
來自蘇丹的學員艾拉·穆罕默德說:“我專門在蘇丹官方新聞網站上對本期研討班做了短視頻報道。這幾天我學到了很多關于中國治國理政的經驗,中國政協在國家治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是一個很好的平臺。”
來自尼日利亞的學員露絲·卡拉卜表示:“接下來我要好好消化、吸收學到的知識和經驗。”
期待再相見
結課儀式上,每一位非洲青年議員收獲了一張來自云端的“結課證書”,上面寫有每個人的名字和國家。
來自肯尼亞的薩利姆·朱馬作為學員代表在發言中表示:“通過這次研討交流,我們感受到了中國和非洲國家有著共同的價值理念,也看到了中國人民熱情好客、勤奮努力的一面。任何成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現在非洲國家還需要進一步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期待中非友好合作行穩致遠,共同助力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
留言框里,議員們紛紛寫下表達感謝和留戀的話——
來自肯尼亞的薩爾瑪·馬羅說:“這次研討交流讓我大開眼界,增強了對中國生活方式、經濟社會和政治動態的理解和欣賞。”
來自莫桑比克的杰拉爾迪娜·烏查沃·博尼法西奧說:“這次學習機會很難得,而且也具有挑戰性,因為這種數字化平臺對大多數非洲學員來說還是全新的嘗試。我們高興地看到,這次設置的議題都貼合時代特色,感謝中方分享經驗。”
摩洛哥眾議院議員達希·萊拉說:“這是一次難忘的學習經歷,希望不是最后一次。”
美好的期待化作前進的動力。大家相約:待到全球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那天,一定線下相見!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中非 學員 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