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從無到有 由廢為新——武漢市江夏區政協助推礦區蝶變小記
人民政協網5月26日電(記者 毛麗萍 通訊員 吳勇)高山飛瀑,碧池深淵、草甸花海、油菜梯田……位于武漢市江夏區的靈山生態文化旅游區一期項目剛完工,前來這里咨詢的游客就絡繹不絕,一時間,成了武漢市遠城區的熱門打卡地。5月25日,武漢市政協主席楊智帶領調研組也慕名來到這里調研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攻堅提升行動和鄉村振興工作。
“很難想象,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靈山公園曾經是一個廢棄的礦山礦池。”在聽到江夏區物控集團文旅策劃總監張純潔的介紹后,調研組一行十分感慨。
20世紀80年代,這里因為石礦品質好、儲量大,開了大大小小20多家采石廠,每天的采礦運輸車絡繹不絕。2014年,在貫徹綠色發展理念過程中,江夏區關停了靈山周邊所有采石廠。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方式所帶來的弊端直接暴露出來,廢棄礦山礦池滿目瘡痍,經濟發展難以為繼。
2018年12月,區政協五屆三次會議提出《關于加快推進區礦山治理生態修復的建議案》。但是,將廢棄礦山礦池恢復成綠水青山后,如何進一步變成金山銀山,真正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區政協組織區物控集團等相關區直部門多次調研全區廢棄礦山礦池,發現靈山礦區占地1400畝,是全區最大的礦區,周邊有靈港橋等歷史古跡,以及靈港濕地、靈山溶洞等天然地形地貌,具備規模化連片打造生態旅游區的條件。
2019年4月,經區政府授權,江夏區物控集團依法依規開展招投標及后期建設運營。當年6月,設計方案通過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專家評審。方案創新工礦廢棄地治理利用方式,整合優化山、水、林、田、湖、草、花、洞、村灣綜合資源,以“生態旅游”為主線,打造國家生態修復示范區、現代農業觀光區、“4A”級旅游景區、鄉村振興示范基地。不到兩年時間,靈山公園一期已經復墾完成,初步實現了礦山修復、復墾利用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
2021年12月,區政協六屆一次會議將《關于加快推進靈山生態文化旅游區的建議》列入重點提案,呼吁將江夏靈山生態文化旅游區建設提升到區級重大項目的戰略高度,全力推進靈山生態文化旅游區的建設。
“兩年前還是石頭山,現在已經變成了花果山。”當地村民感慨地說,靈山的華麗蝶變也帶動了村灣的美麗蛻變。
市政協調研組還調研了該區梁子湖鷹獵牧場、舒安街未來家園、湖泗街海洋村以及山坡街勝豐村等。在江夏區,生態文明助力鄉村振興項目令人目不暇接。
楊智調研時說,江夏區在推進長江高水平保護中責任大,要以更高的認識和站位、更堅決的態度“鐵腕治江”。要踐行“兩山”理論,以產業發展賦能鄉村振興,延伸農業產業鏈,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之路,助推農旅融合,“以農促旅、以旅興農”;要把鄉村振興做到農民的心坎上,共推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
編輯:朱建華
關鍵詞:江夏區 靈山 武漢市 區政 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