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奮斗者正青春>照片里的青春
照片里的青春 | 接力治沙35載,他見證了荒漠變綠洲!
激揚青春夢,奮進新時代;不負青年志,赤心報國家。政協委員是各行各業的精英,他們在各自領域艱苦奮斗、奉獻青春、建功立業,為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很多委員用照片記錄下了奮斗征程中的難忘瞬間,那是青春的回憶,也是時代的印記。為此,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推出《照片里的青春》專欄,采訪政協委員或約請政協委員撰文、拍攝視頻,通過老照片回憶青春故事,重溫奮斗經歷,以此激勵年青一代,以奮斗之我,圓夢青春中國。
章古臺,蒙語叫“塔拉”,東北話意為“甸子”。這個小村鎮位于遼西北科爾沁沙地邊緣,歷史上一直默默無聞,卻在20世紀50年代一場被譽為“偉大創舉”的營造東北地區西部防護林帶運動中悄然崛起。
△20世紀80年代,彰武縣章古臺鎮荒漠舊貌(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1987年的夏天,我剛從遼寧省林業學校(遼寧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前身)畢業,就來到了彰武縣章古臺。彼時的章古臺自然環境惡劣,生活條件異常艱苦,年輕人都不愿意去。當年我選擇去章古臺父母是不同意的,下這個決心,源于在遼寧省林業學校讀書時對造林學唐廣盛先生、病理學石方召先生多次提到的章古臺印象深刻,還源于看了1987年遼寧電視臺記錄老一代治沙人無私奉獻精神的一刻鐘專題片,當然也源于一種“艱苦奮斗、不負青春”的理想。誰也未曾料想,這個“冷門”的地方,竟成了我人生的轉折之地。
△青年吳德東在章古臺留影
△吳德東在章古臺沙地留影
認植物是入行基本功。在多數人眼里,沙漠是荒涼的,但是在我眼里,沙漠是靈動的,那時的我常常滿臉沙土,幾乎每天都會用標本夾和報紙采集諸多植物樣本。休息時,就在沙漠里面找一個稍微平緩的地方席地而坐,吃自己帶去的干糧;入夜,我便帶著寫著工整的科、屬、種的標本回到宿舍,一遍又一遍地辨認、記憶、晾曬。前輩們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感染著我,艱難困苦不但沒有讓我消沉,反而愈加磨礪了我的意志。就這樣周而復始地從春到秋,用了將近8個月的時間,我終于完成了沙地276種草本植物的識別。
2000年2月,遼寧省林業廳決定在遼西北建設新的防沙治沙示范區。接到任務后,我和時任遼寧省固沙造林研究所黨委副書記丁建成,立即赴康平縣召開工程協調會,與省林業勘測設計院工程師一起到現場踏查,檢測示范區范圍。一周后,我們確定了對農民生產生活危害最為嚴重的后新秋鎮和沙金臺鄉作為示范區的核心,開始加班加點編制工程實施方案。改造沙漠的戰斗正式開始了!
當時,作為技術負責人的我初到后新秋鎮、康平沙金臺鄉,當地干部和群眾對生態環境保護了解不夠,投工投勞不太積極,工作推進存在困難。但這沒有嚇倒我,通過細心思考和對沙害的深入了解,我多次設身處地與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協調溝通,耐心細致地給群眾講解沙害與他們發展利益的關系,逐漸獲得了大家的信任和肯定,同時在省林業廳的大力支持下,我們順利完成了當年春季造林工作,順利推進了科技示范林的建設。
△這是現在章古臺鎮的松林。(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變不可能為可能,是支撐我一直堅持下去的信念。接過前輩們的接力棒,我不斷向沙漠深處挺進,和同志們一起戰嚴寒、斗酷暑、種樹苗,應用14項適宜遼西北特點的針闊葉樹和灌木造林技術、11種防護林建設模式以及所、村共建機制,與當地干部群眾一道,在遼寧推廣造林6767公頃,終于在大漠中開墾出一片綠洲——萬頃人工防風固沙林。2012年1月21日,好消息傳來,彰武縣章古臺鎮境內的萬木松林經國務院批準,正式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當時,我的心里樂開了花,讓我倍感驕傲的是,近年來,我先后參加了9項國家、省科技攻關課題,多項獲獎成果填補了我國生態脆弱區沙地生態修復技術研究的空白。
△吳德東在查看章古臺植被的生長情況。
轉眼30多年光景已逝,移動的沙丘停下了腳步,狼狽后退;光禿禿的山丘重染綠色,再現生機;干涸的河床充盈了河水,蕩起了碧波。一代又一代堅毅、頑強、鉆研的治沙鐵軍,與冰寒對抗,與風沙決斗,與干旱搏殺,在章古臺創造了讓“沙海變林海”“荒漠變綠洲”的驚世奇跡,章古臺由此而名揚天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高度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論斷,強調“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這既為我們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指明了方向,也更加凸顯出我和同事們扎根章古臺、與沙奮戰的重要意義。
翠鎖沙龍至今朝,再苦再難,我鏖戰黃沙的初心不會改!黃沙給予我們的一切“恩賜”,已然成為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筆巨大精神財富和重要的力量源泉!
2022年初參加遼寧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時,我向大會提交了包括“關于調動農民參與鄉村振興積極性的提案”等在內的3件提案,并在1月22日的《遼寧日報》上,以“加大科技攻關提升林草碳匯能力”為題刊發建言。在我看來,持續推進治沙還須在“創新”二字上久久為功,今后的治沙用沙之路依舊漫長,作為政協遼寧省履職優秀委員、九三學社中央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先進個人,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我將發揮委員主體作用,以曾經的導師們為榜樣,繼續譜寫治沙故事的新篇章,把艱苦奮斗、腳踏實地、科學嚴謹的治沙精神一代代傳遞下去。
青春不負努力,時光不負自己。我和章古臺的故事還在繼續……(口述:吳德東 整理:王晶)
△遼寧省政協委員,九三學社阜新市委副主委、遼寧省沙地治理與利用研究所資源環境研究室主任 吳德東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