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奮斗者正青春>照片里的青春
照片里的青春 | 五四·紀念
開欄的話
激揚青春夢,奮進新時代;不負青年志,赤心報國家。政協委員是各行各業的精英,他們在各自領域艱苦奮斗、奉獻青春、建功立業,為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很多委員用照片記錄下了奮斗征程中的難忘瞬間,那是青春的回憶,也是時代的印記。為此,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推出《照片里的青春》專欄,采訪政協委員或約請政協委員撰文、拍攝視頻,通過老照片回憶青春故事,重溫奮斗經歷,以此激勵年青一代,以奮斗之我,圓夢青春中國。
(作者許進,系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
病房里的紀念
又到五四,每年這個時候,我都格外想念祖父許德珩先生。作為五四運動的闖將和九三學社的創始人,他的高尚人格和“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精神一直影響著我。聽聞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開辦了《照片里的青春》欄目,旨在通過老照片講述政協委員的青春奮斗故事,我覺著這個想法不錯,于是我找出了一張我留存的年輕時和祖父在一起的照片,把我和祖父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1989年春,許進協助許德珩先生在病房里題字:發展南海水產事業。就是在這個病房里,許德珩口述,由許進代筆寫下紀念五四運動七十周年文章。許進時年30歲。
我留存的祖父的照片不少,而我協助祖父在病房里題字的這張照片我很珍視。因為這張照片的拍攝時間距離祖父離世不足一年,那個時候他的身體大不如前,但在醫院病房里他依然牽掛著五四精神的傳承,牽掛著國家的建設事業。
那是1989年春,祖父年已99歲,臥病在床的他用手握筆寫字都很困難了。但正值五四運動七十周年,他一直想寫一些文字紀念一下。我用茶幾上的玻璃板和沙發坐墊在病床上為他組合成一個小“桌子”,祖父坐著,吃力地用毛筆開始了他的寫作。祖父眼睛看不清楚,手也不靈活,試了幾次都不成功。寫出來的字結成一團,認不出來。最后,祖父十分不甘心地對我說:“小弟呀,看來這篇紀念文章公公寫不成了,我說給你聽,你幫我寫吧。”祖父給我講了一輩子他的親身經歷,今天,他又娓娓道來。
祖父說,當年他棄文從武,參與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皇帝雖然倒了,但是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封建軍閥劃地為王,投靠帝國主義賣國謀私;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封建軍閥加緊壓迫剝削人民,中國人民的生活愈加痛苦,愈加艱難,中國就要亡了!我們這些青年學生怎能茍且偷生?怎能不奮起救國?我們當時的口號是:中國要亡了!我們要把國家興亡擔在自己的肩上!要么救中國,要么死!(1919年)5月4日當天,我等32名學生被當局逮捕。我與一位同學被綁在獨輪車的兩側,押往警察廳羈押。我認為我們會被槍斃,就大聲說:“18年后又是一條好漢!”
祖父說,陳獨秀先生指出,“五四運動雖然未能達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運動中最努力的青年,遂接受世界革命的思潮,由空想而實際行動,開始了中國革命之新的行動”。這部分五四青年繼承了五四運動的科學和民主精神,他們后來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和黨外的馬克思主義者。
祖父說,當今的青年,不要沉迷于古代中國的文明之中,夜郎自大;也不要為當前中國的貧窮落后而喪失信心,悲觀失望。不要急功近利,不擇手段;也不要受名韁利索的束縛和挫折失敗的影響而動搖、降低自己的理想。中國是一個擁有11億人口的大國,世界上沒有任何力量可以解救、幫助中國擺脫貧窮落后的狀況,只有中國人民自己起來,努力奮斗,不惜犧牲,才能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李大釗同志在70多年前明確指出,只要人民覺醒、臥薪嘗膽、發奮圖強,必可多難興邦、殷憂啟圣,前途將是無限光明的。我們今天紀念五四運動,就是要發揚五四青年民主、科學和愛國的精神,為了振興中華,勵精圖治,用我們的雙手造就繁榮昌盛的中國,創造更加光輝燦爛的文化。
許德珩先生教導青年許進讀書
祖父已是期頤之年,他言語中雖然沒有了70年前的壯懷激烈,但是他濃烈的家國情懷溢于言表。他既是用實際行動寄語當代青年,希望他們勇于擔當、奮楫篤行,為振興中華而貢獻力量;也是在叮囑告誡我,要我奮發有為、不負青春,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文章寫好以后,我跟祖父說,請您題寫文章的名字吧。祖父寫下了“紀念五四”4個字。1989年5月4日,文章由《光明日報》發表。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同時,我們正經歷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們要弘揚祖輩們“寧為救國死,勿做亡國奴”的精神,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下,百折不撓、自強不息,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進。
奮斗者,是最美的!奮斗者,正青春!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