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聞
中老鐵路國際貨運總值突破50億元 “鐵路快通”助力跨境貿易
中新社昆明5月3日電 (熊佳欣)記者3日從昆明海關獲悉,自2021年12月3日中老鐵路開通運營以來,國際貨運快速發展,截至5月3日,中老鐵路國際貨運總值已達50.43億元(人民幣,下同)。
2021年12月3日,連接中國昆明和老撾首都萬象的中老鐵路全線開通運營。憑借鐵路運輸“運載能力強、安全性高、運輸成本低”的特點,中老雙邊以及泛亞鐵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貿交流合作迎來高質量發展。
截至5月3日,昆明海關已累計監管驗放中老鐵路國際貨物列車441對882列,總貨運量達46.15萬噸,貨值達50.43億元,其中出口15.26萬噸、37.33億元,進口30.89萬噸、13.1億元。
5月3日,裝載著25個集裝箱500噸木薯淀粉的中老鐵路國際貨物列車在昆明海關的監管下離開云南磨憨鐵路口岸,駛往四川青白江鐵路監管作業場所,成為中老鐵路采用進境鐵路快通模式實施監管的首列中老鐵路國際貨物列車。
鐵路快通模式是海關總署為提高境內段鐵路進出口貨物轉關運輸通行效率和便利化水平,針對鐵路運輸集裝箱貨物推出的創新監管作業模式——對于無需在口岸地實施檢疫的且為非禁止限制開展轉關業務的貨物,符合條件的鐵路運營企業可根據自身需要申請開通快通業務。
據昆明海關口岸監管處物流監控科科長高璟介紹,在此模式下,鐵路運營企業無需另行申報并辦理轉關手續,可將原需在口岸辦理的查驗、艙單歸并分票等業務轉至目的地海關辦理,實現海關監管力量的全國性集約調度。在目前已有的口岸通關模式下,新增鐵路快通模式,海關、運營企業、鐵路部門三方可通過物流數據的互聯共享、信息匹配的閉環式管理,在實現對中老鐵路國際貨運的關企協同監管的同時,進一步簡化企業操作流程、提升通關效率,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
目前,中老鐵路運輸網已輻射老撾、泰國、新加坡等十余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此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劉卿在“瀾湄合作與互聯互通”研討會上向中新社記者表示,中老鐵路改善了中國與周邊國家的互聯互通,加速生產要素、自然資源以及人員的流動,有效促進區域融入全球化進程。(完)
編輯:朱建華
關鍵詞:鐵路 中老 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