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促進鄉村醫療衛生健康發展>發言摘登>部委回應
國家醫療保障局局長胡靜林回應委員建議
國家醫療保障局局長胡靜林:
關于大病報銷問題。現在鄉村主要有三重保障制度,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對于大病患者醫保目錄內的費用,基本醫保可報65%~70%,大病保險可報18%,醫療救助也能報一部分。對高負擔人群,我們目前也在做一些改進,比如大病保險劃分5萬元~10萬元、10萬元~15萬元等多個費用檔,費用越高報銷越多。在三重制度保障后,困難群眾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總體上能報到85%~90%。我們也發現一些大病重病患者醫保目錄外的支出負擔較重。對此,我們將加快推進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從夯實托底保障功能出發進一步優化制度設計。
關于村衛生室納入醫保問題。目前大部分村衛生室已經被納入基本醫保范圍,但也確實有一些未能納入。原因是多方面的,從醫保方面來說,我國居民醫保制度設計之初是以保障住院大病為主,隨著經濟水平和保障能力的提升逐步向門診費用延伸,雖然各地都已建立普通門診統籌,但保障水平較低,加之村衛生室本身提供的服務少、單筆費用低,因此醫保體系對部分村衛生室的吸引力不強。此外,現行醫保政策對基層就醫有傾斜,比如在鄉鎮看病,醫保報銷比例能夠提高10個百分點,依然吸引不了患者就地就診。對此,一方面需要逐步增加醫保政策覆蓋面,另一方面,需要提高村衛生室等其他基層醫療機構的診療能力。
關于中醫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問題。目前來說,鄉鎮醫療機構的中醫藥使用率較高,村衛生室配備的藥品中,中藥品種約占一半,鄉鎮衛生院中醫藥使用占比也較高。國家中醫藥管理部門,計劃篩選出50個中醫治療優勢病種和100項適宜技術、100個療效獨特的中藥品種。目前不少地方,如山東、廣西等都已經開展了中醫優勢病種按病種付費,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發揮醫保支撐作用,支持適宜的中醫藥技術發展和應用。
編輯:王亦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