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要聞

共同參與,深入推進全民閱讀 ——訪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魏玉山

2022年04月25日 06:55  |  來源:人民網
分享到: 

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組織實施的第十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23日公布結果。這項自1999年起實施的調查已成為我國國民閱讀情況的風向標,是認識和評價我國全民閱讀狀況的基本依據。記者采訪了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魏玉山,就本次調查公布的數據及有關問題作進一步解讀。

記者:此次調查顯示,2021年我國成年國民包括書報刊和數字出版物在內的各種媒介的綜合閱讀率為81.6%,較2020年提升了0.3個百分點。觀察近年來的國民閱讀調查發現,每年綜合閱讀率處于小幅穩定提升的狀態,為什么會呈現這樣的狀態?

魏玉山:這是由我們國家國情所決定的。我國是一個超大規模的國家,人口多且不同人群文化水平、收入水平差距仍然較大,很多人的讀書習慣還在逐漸養成。在這樣一個人口規模超大的國家,國民閱讀率的提高需要一個較長過程。我們應該看到,近年來在黨和國家的大力提倡和推動下,我國全民閱讀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國民閱讀率逐年上升,雖然每年幅度較小,但累積起來,未來一定會很可觀。特別是今年,首屆全民閱讀大會召開,極大鼓舞了出版界和閱讀推廣工作者,為全民閱讀進一步推進注入了新的強大動力。全社會一定會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國民閱讀率會穩步提升,對此我們要有信心。

記者:2021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76本,人均電子書閱讀量為3.3本。這個閱讀量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處于什么水平?

魏玉山:我國人均紙書加電子書的閱讀量在8本左右,這個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較大差距的,發達國家人均年紙質圖書的閱讀量在10冊左右,或者高于10冊,加上電子書的數量更高一些。

記者:手機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已經占據了重要位置。手機閱讀為什么如此受歡迎?手機閱讀是否會加深“淺閱讀”的流行?

魏玉山:手機閱讀受到廣泛歡迎,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手機的普及度很高,智能手機獲取信息、獲取知識的便利程度要高于圖書或者報刊;二是手機閱讀的內容更加豐富,讀者的選擇面更廣,幾乎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愛的內容,這是傳統紙質圖書和報刊難以比擬的;三是手機內容的及時性,讀者可以通過手機及時了解到國內外各方面的信息,讀到各種最新出版的圖書雜志,這也是紙質出版物難以實現的。

我認為,手機閱讀和紙質書閱讀的功能可能會逐步細分。手機閱讀并不一定導致“淺閱讀”,雖然手機可能更適合于讀短內容,但是許多青年人也正在通過手機來進行系統的知識學習。

記者:本次調查發現,超過三成的成年國民養成了聽書的習慣。聽書發展速度較快,閱讀從“看”發展到“聽”,是進步嗎?

魏玉山:人類早期的閱讀,聽比看更為重要,因為那個時候多數人不識字,是靠聽來獲得信息;后來識字的人多了,看才逐漸成為主流。現在隨著技術的發展,聽書又有一定程度的回歸。當然,這個回歸和早期的聽書也有很大的差別。聽書對于兒童和有閱讀障礙的老年人來說,是一種更為便捷的閱讀方式,滿足了一些特定人群的閱讀需求,從而擴大了閱讀的覆蓋范圍。聽書也有局限,有一些書僅僅靠聽是不能夠完全理解的。對聽書這樣一種方式,可以說是豐富了閱讀的形態。

記者:本次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成年國民對閱讀活動的訴求較高。為滿足居民對閱讀活動的高訴求,各地推出了精彩紛呈的閱讀品牌活動。您認為當前閱讀活動的質量和成效如何?如何才能讓更多國民參與閱讀活動?

魏玉山:從調查來看,國民對各種閱讀活動的滿意度比較高,這說明閱讀活動的成效比較顯著。當然,目前也存在一些問題,多數的閱讀活動集中在城市,特別是大中型城市,而在農村特別是偏遠地區的閱讀活動偏少,大眾參與度也還不夠普及。所以,未來閱讀活動應該向基層延伸,向偏遠地區延伸,多舉辦兒童和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活動。

《 人民日報 》( 2022年04月25日 13 版)

編輯:羅文

關鍵詞:閱讀 國民 玉山 活動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成A人片77777国产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在线电影 | 天天躁久久躁中文字字幕 | 一本色道久久99一综合 | 日本日本欧美另类视频在线 | 欧美亚洲中文高清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