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統一戰線>要聞
南京六合區民族工作:“四個課堂”春意濃
南京六合區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團結引領黨員干部、青少年和各族群眾為工作重點,凝心聚力打造“四個課堂”,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同心共筑中國夢。
“初心課堂”,紅色基因植入心田。依托深厚文化底蘊,挖掘地域特色文化資源,發揮文化育人積極作用。在機關和社區組織觀看《長津湖》《太行山上》等影視作品,讓民族團結“紅色故事”深入人心。組織統戰成員參觀“百年征程,初心永恒——中國共產黨在江蘇歷史展”等展覽,以沉浸式體驗厚植各族人民愛國愛黨情懷,賡續紅色血脈、擔當時代責任。
“移動課堂”,鑄牢民族團結意識。充分利用線上“微平臺”,弘揚愛國情懷,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基層教育常態化;積極打造指尖“微課堂”,在網格微信群開辟“黨史天天學”版塊,定時推送黨史故事、先進黨員事跡;鼓勵開展“微分享”,定期召開座談分享會,共享學習材料,交流學習心得。線下組織“老黨員說黨史”“剪紙思英烈”等特色活動,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豐富活動形式,擴大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覆蓋面、參與度和影響力。
“身邊課堂”,涵養文化自信之源。講好身邊故事,通過“紅色精神進社區”“送學入戶”等方式,將黨史知識、非遺文化知識送到居民“家門口”,以“先進人物在身邊”活動帶動居民共學共建共進步。堅定理想信念,通過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童心共筑中國夢”活動,引導兒童、青少年在農民畫、捏糖人、手工編織等民俗體驗中感受中華民族深厚文化底蘊,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種子厚植到孩子心中。
“實踐課堂”,凝聚共同奮斗力量。持續完善各街鎮紅石榴家園陣地建設,以推進第三方團體運作方式,通過孵化社會組織、打造公益項目、開發文創產品、舉辦主題活動等多種形式,帶動各族群眾參與到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中,凝聚更多力量。積極營造氛圍,依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試點學校和嵌入式社區及社會文化環境等陣地,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街鎮、進學校、進宗教活動場所、進醫院的“七進”活動,使民族團結進步理念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機融合到各行各業生產生活實踐中,通過實踐教育不斷提高民族工作精準化水平。
(南京市委統戰部供稿)
編輯:朱建華
關鍵詞:民族團結 南京 六合區 民族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