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兩岸>在大陸
昔日臺灣職棒名宿的心事:
希望兩岸棒球交流繼續蓬勃而生人民政協網4月9日電(記者 修菁)“如果這項工作不能繼續,很可惜。”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臺灣棒球名宿江仲豪已經有兩年多時間沒能回到大陸。在臺灣家中的他,心里念及的始終是,何時能夠早日重返大陸,回到兩岸棒球交流的賽場。最近一段時間,記者微信中收到他的訊息更密,“姑娘,能幫我問問北方工業大學還有沒有可能繼續開展臺生棒球班項目?”話語中,能感受到他想回到大陸執教的急切心情。從今年全國政協會議上,一位臺籍政協委員建議深圳市加快推進兩岸棒球之城建設,深化兩岸青少年體育交流,“云上”另一端的江仲豪聽聞這一訊息顯得很興奮,“這真是個好消息,希望兩岸能繼續把棒球交流的友誼之樹延續下去,以棒球為媒介,加強兩岸校園體育交流,增進兩岸青少年的了解和友誼。”
在大陸投出職業生涯下半場
江仲豪是臺灣棒球界的名宿,從職棒元年起分別以球員、教練身份深度參與職業賽事。2013年,這位臺灣職棒聯賽前兄弟象隊總教練攜8名年輕棒球隊員“登陸”,加入北方工業大學。4年間,球隊在大陸高校棒球賽事中屢次奪魁,并于2017年底的首屆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上摘冠。2018年,北方工業大學再次特招10名臺灣球員加入校隊。
期間,在江仲豪的牽線搭橋下,18名選擇“北上”的臺灣棒球青年在島內,尤其是棒球圈備受關注。每逢賽事,兩岸媒體對這支隊伍報道頻繁。
同時,北方工業大學開啟的這一以體育項目“引進”臺生的方式,為各方好評。第一批8名球員目前已畢業,其中3人選擇留京工作,還有1位剛結婚不久、太太來自大陸。
據江仲豪透露,其他幾位球員也有多位想回大陸找工作。
“能來大陸執教,我可以說是心想事成。”談及10年前的“登陸”執教選擇,微信另一端的江仲豪向記者感慨,“我可能沒現在帥,因為早已在臺中老家退休,人沒有運動狀態,就顯老。”聽到他這幾句話,記者想起兩年來,微信中總能時不時收到他用年輕時打比賽和執教照片做的溫馨祝福賀卡,透過照片,能感受到這位昔日棒球名宿對這項運動的摯愛。
但無奈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襲的兩年多,江仲豪回京計劃一再擱淺,包括他在內的多名教練和球員只能在兩個學年期間維持線上教學,“只有2名學生回到了北京的校園。”江仲豪遺憾地表示:“上課、練球是一體的,練球是為了比賽,學業是為了文憑。不能返京,很多人的生活失去了重心,沒法集中練球,一些同學開始找打工機會掙錢。”
希望兩岸棒球界早日“團圓”
“臺灣有棒球運動傳統,民眾熱情高,但競爭激烈,能夠進入職業隊打球的人數很少,很快便會觸及‘天花板’。反觀大陸,棒球正處于發展階段,空間潛力巨大,但專業場地較少,民眾接受程度不高,棒球的普及力度應該加強。”聽到記者向他介紹今年全國政協會議上,一位全國政協委員建議“以棒球為介,加強兩岸校園體育交流,增進兩岸青少年的了解和友誼”,江仲豪很認同。他一直期待著大陸方面可以把“支持兩岸棒球交流”寫入惠臺政策。
雖然人在臺灣,但江仲豪一直很關注大陸方面出臺的最新惠臺政策。2020年國臺辦、國家體育總局等部門聯合出臺的惠臺“26條措施”讓他看到希望。“這一惠臺措施為更多臺灣體育界人士到大陸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棒球運動以后一定能夠在大陸遍地開花。”微信中他向人民政協報記者表露自己的期許。
“大陸不是沒有人才,只是缺少培養。”江仲豪說,引進臺灣教練、招收臺生來大陸上學,對兩岸棒球都有益處。他也期待下一步能看到更具體的措施。
在江仲豪看來,推動兩岸棒球青年人才雙向交流能實現雙贏。“我了解到,有許多臺灣棒球圈內人士關注著大陸方面開辟兩岸體育交流新路的項目。”
江仲豪介紹,已經從他執教的北方工業大學棒球隊畢業的留京臺生均在大陸棒球培訓機構工作,“這個交流項目,一方面幫助為數眾多的臺灣棒球青年謀得一條新出路,另一方面為正在蓬勃發展的大陸棒球培訓貢獻有生力量。同時,在校的棒球隊臺生也時常能到校外實習,培訓北京的中小學生接觸棒球。”他說。
談到目前在讀的球員們何時能回到線下課堂,第二批球員畢業后是否還有新學生“登陸”,江仲豪坦言內心有些憂心,“若要兩岸棒球延續交流,學生們能返校團圓,涉及疫情趨勢、學校意愿等因素,更受兩岸關系的大環境影響。”他表示。
據江仲豪介紹,臺灣的職棒聯賽近年增至五支球隊參加,球市相比前些年“賭球風波”時的低迷有所回升,球迷愿意重新買票進場,看球者的年齡更趨年輕。在他看來,職業體育的大環境若要維持,需要廣大的參與人數,屆齡選手中最頂尖的輸送給職棒,其他的選手怎么辦?“殊途同歸,不論是打棒球、還是念書,總歸是要進入社會。臺灣職業球員的生涯大約于35歲終止,之后的規劃需要提前考慮,‘北上’不失為一個新機會。”他說。
編輯:賈元昌
關鍵詞:棒球 大陸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