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做好政策“加減法” 按下服務“快捷鍵”——江西“助企紓困28條”落地見聞
新華網南昌4月8日電(王凱豐)“感謝政府給我們減免3個月的房租!”南昌市桃源大街農家鮮米店店主王發激動地說道。作為個體工商戶的他沒有想到,自己這么快便享受到了助企紓困政策下發的減租“大紅包”,大大緩解了店鋪的經營壓力。
持續減稅降費、減免房屋租金、加大金融支持……為減輕疫情影響,激發市場主體活力,3月30日,江西省制定出臺28條政策措施。相關政策出臺后,全省各地各部門積極落實,因地制宜、精準施策,不少企業已經享受到“真金白銀”的政策紅利。
在金融支持力度上做“加法”
“受疫情影響,企業回籠資金受到明顯影響。”江西龍宇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閔國平說。江西銀行南昌新建支行在了解到企業融資需求后,開啟綠色通道,落地投放信貸資金1000萬元,確保金融服務“不斷檔”“不掉線”。
為減輕企業負擔,江西進一步推動金融系統減費讓利,加大對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的信貸投放,要求不得盲目惜貸、抽貸、斷貸、壓貸。同時,對因疫情受困企業融資開通綠色通道,下調中小微企業的擔保和再擔保費率,減少或取消抵押、質押反擔保要求。
“政策的及時出臺對企業渡過難關非常重要。”在了解到相關政策后,上饒市小微企業主翁智捷便立即向上饒銀行小企業信貸中心提出了145萬元的貸款申請。
“政策充分發揮財政金融協同政策效力,通過政府融資擔保平臺,為企業注入金融活水。”江西省財政廳經建處處長戴永華介紹,對中小微企業保持較低擔保和再擔保費率,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的擔保費率不超過1%,政府性融資再擔保機構單筆100萬元以下業務免收再擔保費。
為支持地方落實好新出臺的留抵退稅政策,江西迅速分配下達市縣支持小微企業留抵退稅專項資金45.2億元,用“真金白銀”為企業紓難解困,有效保障穩增長、穩市場主體和保就業。
在企業運營成本上做“減法”
一方面暢通企業融資渠道,一方面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江西重點從加大留抵退稅力度、免征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擴大政策享受范圍、實施部分稅費緩繳、延長部分到期政策執行期限等方面加力,為廣大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輸血補氣”。
“延緩繳納2022年一、二季度部分稅費,緩繳期限為6個月,這大大減輕了企業資金壓力。”江西惜能照明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智介紹,企業流水主要集中在下半年,緩繳政策給了企業很大的緩沖和幫助。
雪中送炭,春風化雨。江西老三樣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運營經理王為認為,此次出臺的相關政策摸準了中小微企業的實際困難和需求,從融資支持,減免稅費、房租,給店鋪發放補貼等眾多方面給予“精準扶持”,提振了餐飲從業者的信心。
“當前,我們面臨最大的壓力就是資金回籠慢。”吉安摩比通訊技術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劉璐說,擴大“六稅兩費”減征范圍,使企業用于產品升級的資金缺口有了著落。
減增之間,效能涌現。江西明確按最高稅額幅度50%減征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六稅兩費”。預計“六稅兩費”減免政策將惠及全省16.4萬戶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
按下政務服務“快捷鍵”
中小企業點多面廣,為了高效便捷地讓惠企政策直達中小企業,盡早發揮政策效應,江西按照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承諾兌現三種方式,針對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的不同特點為全省中小企業提供線上線下融合、精準高效的政策推送和政策兌現,盡早發揮政策效益。
江西“助企紓困28條”政策出臺后,南昌市中小企業服務部門與市政務服務部門立即部署、聯合行動,在市政務服務大廳專設市“惠企政策兌現”窗口,構建“線上一網、線下一窗”惠企政策便捷兌現服務體系,助力紓困政策資金兌現。
隔離“疫情”,不隔斷服務。在“中國革命搖籃”井岡山,當地創新推出“紅色代辦隊”政務服務模式,開通“綠色通道”對接重點企業、重要事項,變“坐等企業群眾上門”為“走到企業群眾身邊服務”,讓企業群眾辦事省時、暖心。
江西省政務服務辦主任邵高介紹,江西依托省市縣三級政務服務大廳,已設立196個惠企政策兌現窗口,整合稅務導辦功能,配備800余名專門人員,作為政府惠企政策兌現主陣地。
疫情影響在所難免,迎難而上事在人為,政策紅利的加速釋放也為企業生存發展提供了動力。據統計,近年來江西已陸續出臺8批次259條降成本舉措,累計為企業減負超8400億元。
編輯:秦云
關鍵詞:江西 助企紓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