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黃立委員:
加大商業秘密刑事保護原創核心技術是高科技企業的商業秘密,商業秘密的保護關系到國家間營商環境的競爭,關系到能否實現科技自立自強,能否在關鍵核心領域解決“卡脖子”問題。在加強我國商業秘密保護方面,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高德紅外董事長黃立有針對性地提出加大商業秘密的刑事保護。
黃立認為,近年來,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知識產權法規制度體系和保護體系不斷健全、保護力度不斷加強。但在商業秘密保護上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
黃立在全國多地調研了解到,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遭遇商業秘密侵犯防不勝防,只能“吃啞巴虧”。究其原因,他分析指出,商業秘密案件缺乏明晰立案標準造成立案難。商業秘密具有極強的隱蔽性,進一步導致了取證難。此外,地方保護主義也在掣肘案件的辦理。
對此,黃立建議:由公安部聯合國資委、全國工商聯選取30個城市,共1000家左右高科技企業進行調查走訪,統計、分析企業商業秘密被侵犯的數量、刑事報案受理、立案及查處情況,了解商業秘密被侵犯的真實情況。由最高檢、公安部牽頭制定明晰的商業秘密刑事案件立案標準,提出具體措施改善立案難的問題,并開展專項行動,對商業秘密侵權案件進行受理立案。公安機關應按照法律法規,嚴格執行立案標準,能立則立,該查盡查,并建立健全相應的整頓、問責制度。在公安部舉報中心企業訴求平臺欄目下設立知識產權保護綠色通道或熱線,企業對基層不受理的案件可以直接通過平臺反映,通過平臺督促基層依法立案查處。
《 人民政協報 》 ( 2022年03月18日 第 05 版)
編輯:秦云
關鍵詞:商業秘密 刑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