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禮:任書記您好!我們又“見面”了。上一次我們見面是在韓橋村里,距離那次見面又過了半年時間,現在村里的情況怎么樣?上次到村里去的時候,聽工作人員說村里有人得了重病。現在他的情況怎么樣?
任少賢:周委員您好!感謝您對村里工作的關心關注。自從人民政協報社開展“三同”活動并且第一站選在了韓橋村,我們這個村現在鎮里、縣里都挺出名。我本人雖然也已經回到省政協工作了,但和您一樣非常牽掛村里的事。
村民王自友的兒子,大學畢業生王宏三年前罹患白血病,王自友的身體也不好,得過胃癌。當時“三同”小分隊的老師們還給他捐過款。后來村里向鎮里反映了他家的情況,幫著辦下了低保,低保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他現在病情控制得挺好,已經能外出打工了。村里干部有時候和我聯系時還會提起他,感覺他狀態挺不錯的。
周延禮:現在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怎么樣?特別是推動鄉村振興方面,還存在哪些困難?
任少賢:村里年輕的干部何海峰,之前是村委支委,現在已經是村書記了,安徽省在今年村支部換屆選舉中有個要求,55歲以上的村書記一般都不提名了,海峰今年剛30歲,就當村書記了。在外地打工后來回村的小燕子,也從扶貧專干進村兩委了,現在在村里擔任文書工作。
鄉村振興的話,村里有一定的基礎,但現在村里年輕人很少,大量勞動力被北上廣深大城市吸走了,村里現在是人才、產業兩頭缺,加上這幾年整個經濟大環境,所以想取得較大規模的發展還是比較難的,大家能做的暫時只是守成,夯實不返貧的基礎。
周延禮:向你通報個好消息,今年國家有很多財政直達的政策,會直通縣里。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時強調,“悠悠萬事,吃飯為大”,安徽是農業大省,咱們村也有不少耕地。今年中央1號文件也特別強調,18億畝耕地紅線一定要確保。耕地保護非常重要,特別是基本農田。圍繞遏制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這件事,您有什么好的建議?
任少賢:18億畝紅線絕對不能碰。我是農民的兒子,所以非常明白耕地、糧食對百姓來講意味著什么。
這兩天,我們省里田長制辦公室出臺了多項“長牙齒”的政策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比如提到了嚴禁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6種情形,包括發展林果業、挖塘養魚、挖湖造景、建設綠化帶和種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綠化裝飾以及其他破壞耕作層的植物。省里還有個要求是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于糧食生產,高標準農田原則上全部用于糧食生產,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糧食和棉、油、糖、蔬菜等農產品及飼草飼料生產。對于違規占用耕地及永久基本農田植樹造林的,不予核實造林面積,不享受財政資金補助政策。
我也關注到,對于已經在永久基本農田和高標準農田種植林果、苗木、草皮和挖塘養魚的,省里特別強調了要根據作物周期、生產現狀及對耕作層的影響程度,逐步恢復種糧或置換補充,并明確時間表,簽訂責任書。
周延禮:總書記強調,鄉村振興不能只盯著經濟發展,還必須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重視農民思想道德教育,重視法治建設,健全鄉村治理體系,深化村民自治實踐,有效發揮村規民約、家教家風作用,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您在一線工作,您認為當前鄉村治理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是什么?又該如何解決?
任少賢:我覺得鄉村要振興,村黨組織帶頭人的素質要加快提升。一些黨支部書記運用數字技術能力不足,習慣于憑經驗、靠面子辦事,這方面的短板要加快補齊,不然新的數字鴻溝就又出現了,建議選一些年輕干部上來,跟上經濟發展大形勢。
另外,村里留不住年輕人,對培育良好家風來講也不太有利。人都不在村里,家風傳承存在阻礙。因此我認為,鄉村治理是個系統性工程,需要多維度推進,還是要推動縣域經濟發展。
周延禮:村里網上購物的人多嗎?
任少賢:年輕人參與得比較多,現在快遞也很方便,已經能送到鎮里了。
周延禮:好的,非常感謝您的觀點!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我也對一線同志們的工作表示欽佩,將積極為助力鄉村振興建言獻策,期待您從一線持續為我們提供更多更鮮活的案例,我們共同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