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聚焦 時政 動態 原創 國際 熱點

首頁>要 聞 >時政

縱論天下|兩會外長記者會釋放哪些信號?

2022年03月10日 16:15  |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新華網北京3月10日電 在國際形勢更加復雜動蕩的背景下,日前舉行的兩會外長記者會備受海內外輿論關注。新華網邀請外交學院副院長王帆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解讀記者會釋放的重要信號。以下為訪談實錄主要內容。

掃描二維碼觀看視頻

記者:首先請兩位專家總體評價一下對今年兩會外長記者會的印象。

外交學院副院長王帆:今年的兩會外長記者會首先展現了信心。因為從冬奧會就能看出,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中國作為東道主,能夠跟很多國家一起辦成一屆如此精彩、如此簡約、如此安全的盛會。在整個過程中,我們也看到,世界上多數民眾對于團結、對于共同合作的向往和意愿。王國委也特別提到,通過這次冬奧,我們展現了團結。在這種團結的氛圍下,我們也有信心去共同面向未來。

其次展示的是責任。中國現在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承擔著力所能及的責任,發揮著積極主動的、建設性的作用,包括當前俄烏沖突、東北亞的朝核問題,以及其他很多熱點問題,這充分體現了中國作為大國的責任。

重要的是,我們呼喚所有大國擔負起應盡的責任,共同維護世界和平安全。因為在當前背景下,事實上出現的這些問題,包括人類面臨著非傳統安全問題,不是任何一個大國所單一能夠解決的,需要大國通力合作,共同承擔責任。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中國外交現在可以說是需要面面俱到,大到中美關系、俄烏沖突,再到南太關系。觀察這次外長記者會,中國外交現在已完全體現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視野。

這次記者會恰好是在王國委開篇講的“復雜動蕩”的國際形勢下召開的,國際社會正在共同承受很大的困難和挑戰。新冠疫情沒有完全過去,俄烏沖突又接踵而至。應該說,國際社會持續的動蕩和不穩定的確給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成員提出了挑戰。

但王國委的整個基調還是很積極向上的,像我們前不久看到冬奧會的主題“一起向未來”。而恰好這次記者會回答的第一個問題也是關于冬奧的。這就體現了我們一種正視困難,在挑戰面前迎難而上的態度。同時,因為我們有正確的方向和正確的道路,中國的對外關系和外交經歷挑戰和困難后,會和國際社會共同朝向一個更光明的前景。這點我印象非常深。

記者:面對路透社記者關于烏克蘭局勢的尖銳提問,王國委回答我們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獨立自主地作出判斷。怎么樣去理解這句話呢?

崔洪建:記者會上,西方媒體圍繞俄烏沖突的提問不僅尖銳還比較刁鉆。這位路透社記者的提問在這段時期的西方輿論中具有代表性。對于中國在這次俄烏沖突中發揮的作用,記者存在一些不理解也好,或者說有意地誤解也好,實際上打了個包,然后以這種方式提出來。其核心觀點就是兩個:第一,中國在俄烏沖突這個問題上是不是“幫親不幫理”,因為你和俄羅斯關系近,所以你是不是向著俄羅斯,而沒有自己的立場。第二,中國是不是應該做得更多,哪怕是為了大國地位和作用,也應該表現得更積極。這兩個問題里都預設了一些陷阱,我看王國委的回答是坦坦蕩蕩,從我們自身的立場出發,第一,不掉進話語陷阱,第二,我們的的確確把現在想的事情、做的事情一一道來。

實際上,在俄烏沖突問題上,中方也有非常明確的表態,包括王國委之前也多次談及。但在兩會外長記者會上,面對國際社會,我覺得王國委回答更進一步,一方面完整全面地表達中方立場,另一方面,光談原則和立場是不夠的,尤其對中國來說,國際社會對我們的期待的確是在上升。

王國委又講到是非曲直,這比他之前的表態又進了一步,作出了非常系統地回答,就是“四個必須”。“四個必須”既相互聯系,又是一個有機整體,同時照顧到方方面面的關切。

還要注意到,要解決當前俄烏沖突中的一些問題,比如避免人道主義危機、減少平民傷亡。王國委特意提到了要化解重大的人道主義危機,我覺得這個體現了中方在處理國際關系時,不僅著眼于國家間的關系,還要關注人類,因為我們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共產黨執政為民思想在外交領域的體現,更多從國際社會、從各國民眾的角度出發。

最后,談到長遠規劃,如果只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類似俄烏沖突這樣的事以后可能還會爆發。這也表明,歐洲方面要根據長期的、可持續的、不可分割的原則來建立一個可持續的安全架構。這個是中方既看眼前,又看將來的完整表述,是一個非常清晰的中國自身立場,中國按照是非曲直來判斷得出的結論。

記者:王國委提到,解決復雜問題需要冷靜和理性而不是火上澆油、激化矛盾。然而現在西方包括北約實際上是在“提油救火”。在俄烏危機不斷升級過程中,西方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呢?

王帆:我們首先說責任的問題。實際上,中方已經承擔了我們應該承擔的責任,不偏不倚,保持對事情本身是非曲直的準確判斷,在這個基礎上處理問題。同時,我們也知道,這個問題的形成非常復雜,由多方因素造成,它不是某一個國家的責任,單純制裁或者指責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需要各方合作、相向而行才能解決。

但我們看到,有些國家是整個烏克蘭危機的始作俑者,同時又是危機的推波助瀾者,還是危機的幕后策劃者。其目標根本不是要解決問題,而是要延續、甚至擴大升級問題。在危機不斷升級的過程中,還不斷地向其中的一個國家援助武器,提供彈藥,這就是典型的火上澆油。

我們也知道,對俄羅斯的制裁導致國際社會各個層面都產生負面影響,包括對歐洲本身,對美國,可能長遠看也會有負面影響,包括對美元體系等。同時,也使得矛盾進一步激化。那么,俄羅斯和歐美之間的矛盾在制裁過程中是得不到解決的,矛盾反而不斷升級,帶來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所以,王國委這次特別講到,越是緊張的時候,越要談判,越是分歧大的時候越要談判,就是在這些問題上一定要保持理性、克制。哪些措施能夠有助于問題的解決?比如俄烏兩輪談判,就人道主義通道問題達成的初步協議,就是非常好的切入點。中方在這個問題上又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王國委提到這幾個方案,我覺得都很好地體現了我們怎么在勸和促談,我們怎么在推進事務朝著好的方向去發展,包括在聯合國框架下,維護人道主義通道的快速、及時、有效、安全,以及對于相關的烏克蘭平民也好,外國公民也好,怎么能夠使得他們的生命安危得到最基本保障。所有這一切,我覺得才是真正地朝著有利于問題解決的方向去發展。

記者: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實際上并沒有一個界限,是為了制裁而制裁,是在尋求事態的擴大化。請問您怎么看?

王帆:美國的制裁單純是對著俄羅斯,而且沒有條件,就是在俄羅斯采取軍事行動之后,必須對其進行制裁。這一點讓我們很清楚地看到,美國似乎是借這個危機來削弱俄羅斯,還讓更多國家卷進來,一起跟他來削弱俄羅斯。因為俄羅斯作為世界軍事大國,對于美國來講是心頭大患,所以他要借此機會來限制和壓縮俄羅斯的空間,包括俄羅斯經濟上的發展,最終使俄羅斯成為一個不能跟美國抗衡的國家。

當然,最近美西方也有一個表態,就是如果停止軍事行動,他們在制裁問題上會做出調整,實際上這只是一個口頭說法而已。剛才我們說到的所有行動、所有舉措實際上要跟停火、跟問題的解決掛鉤,而不是走相反的方向,使得問題更難解決,更加復雜化,更加人為地制造了各種矛盾和事端。

記者:王國委說,中俄關系具有獨立自主價值,建立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基礎之上,更不受到第三方的干擾和挑戰。怎么樣認識王國委的表態?

崔洪建:中俄關系應該說是當前世界格局中一對重要的雙邊關系,而且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多年來取得了非常好的發展。在今年俄烏沖突的背景下,中俄關系受關注度顯然會提高。我覺得王國委實際上一開始就再次表明中俄關系的幾個原則,比如說,不結盟。這實際上回答了國際社會,尤其是西方國家的一些所謂的關切。因為現在西方輿論有一種說法,就是你看這次俄烏沖突中,中方實際上是默許甚至支持俄羅斯采取行動,然后表明中俄實際上已經結盟。但這次王國委強調中方的不結盟立場和原因,不結盟不是中方的一廂情愿,是中俄雙方的共識。不結盟,但是又相互協作,這本身就是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一個真正的內涵。

當然,我也理解,因為西方國家的國際關系史上,往往處于一種結盟或者敵對的狀態。所以,這樣比較狹隘的,非黑即白、非友即敵的關系限制了他們的想象。但是,這么多年來,包括在俄烏沖突中,實際上中方盡管和俄羅斯合作緊密,但是首先是堅持聯合國憲章的原則,這是非常明確的。我們發展和任何國家的關系,不夾帶任何私心,也沒有任何私利,我們就是為了兩國人民,我們促進兩國各方面的合作,最終目的是幫助兩國和社會的發展,來促進兩國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等。

同時,中俄合作還有一個含義,就是為地區穩定,比如說上合組織為地區穩定帶來更多的幫助。還有強調不針對第三方,同時也不受第三方的影響。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包括后面王國委提到,中俄關系的發展有很強大的內生動力,我們知道內生動力如果處理不好就經常處于“為關系而關系”,比如西方一些國家經常搞一些投機取巧的所謂的國際關系,今天用得著你了,就用一用,用不著你了,就把你拋棄了。但是,中俄關系體現出穩定性,就是因為雙方有強大的內生動力,這個內生動力不僅因為這是兩個相鄰的大國,而且也因為雙方在能源、經貿各個領域的合作實際上獲得了收益。

既然有了內生動力,所以我們不受第三方的影響。不會因為美俄關系緊張,我們就有點想法,或者美俄關系升溫,反過來影響中俄關系。這才是真正的大國外交該有的一個姿態。

記者:這個事情對中歐關系會產生影響嗎?

崔洪建:這次王國委談到中歐關系時,我印象很深的有兩點:第一,他強調中歐關系有它自身的發展規律,有它自身合作共贏的一面,不受第三方影響。因為我們知道,中歐關系從去年到今年,不時地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干擾,比如去年美國拜登政府上臺以后,他就有意地去拉攏歐洲,似乎要形成一種歐美聯手和中國進行競爭的局面。

的確有一些歐洲國家,或者說一些個別的人,在這種所謂的誘惑下做了一些表演。但中歐之間的底盤很厚重,底盤是什么?就是過去40多年,中歐保持持續的合作和交往。超過8000億美元的雙邊經貿,實實在在給雙方的經濟和民眾帶來了好處。再一個,中歐雙方有很多穩定的共識,比如說多邊主義,這是中歐之間提得最多而且合作也最多的領域。

所以,盡管全球疫情、俄烏沖突會給中歐關系帶來一些復雜因素,但是只要有了這些基礎,中歐關系韌勁十足,而且中歐關系的基本面足夠好。從這次王國委的答記者問中可以看出,中方對中歐關系的未來非常有信心。

記者:王院長,剛才您也提到,美國是這場危機的始作俑者,美國從危機中能獲取哪些利益,各種地緣的、政治上的,還有經濟上的各種利益,請您詳細給我們解讀一下。

王帆:我們知道美國的戰略叫做全球霸權戰略。實際上從冷戰剛剛結束,美國就在考慮如何使霸權能夠持續,如何使霸權變成永久的霸權。而在那個時間點上,美國認為他獲得了一個充分的、有利的一個時機,就是前蘇聯這個對手消失了,美國成了唯一的世界霸主。當時美國很多媒體、專家都在討論,就是世界進入了“單極世界”,他們要把這樣的一種模式繼續推進到21世紀。

全球霸權有一個重要特點,它不是建立在地區穩定和地區團結合作局面下,而往往是立足于地區之間的分裂,地區、國家之間的相互牽制,從而使得美國能夠獲得更加有利的所謂“離岸平衡手”的地位。

冷戰后到現在,美國一直推行的就是這樣一種戰略。東亞層面,美國一直在攪動中日之間的矛盾不斷加深。日本只要是體現出跟中國合作的一面,美國就會對日本施加壓力。可以很明顯地看到,美國希望在這個區域內,這幾個國家之間相互制衡,甚至相互削弱。

這么多年來,在歐洲層面,大家現在都在討論美國為什么造成了現在這個局面,導致了俄羅斯采取軍事行動。實際上就是北約五次東擴。北約東擴的目的是什么?從俄羅斯的角度來說,俄羅斯沒有西擴,也沒有對歐洲其他國家造成直接威脅,這點連美國都承認。為什么要不斷地東擴,東擴有很復雜的背景。有一點就是要給北約增加凝聚力,北約在冷戰之后還有存在的必要嗎?他要尋找一個新對手,就鎖定了俄羅斯。通過俄羅斯威脅論,使得北約能夠不斷地東擴,增加了歐洲范圍內對俄羅斯的防范、敵視。反過來又加劇了俄羅斯的反應,形成了俄歐之間當前的這樣一種對立和矛盾。美國的目的就是分裂歐洲,使得歐洲不會成為一體,其實當年俄羅斯還表現出要加入北約的意愿,但最終被拒絕。所以,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美國的戰略意圖。

那么,當前的俄烏沖突實際上有一個方面,就是借機削弱俄羅斯,使得俄羅斯不再成為美國的心頭大患和長遠威脅。再有我們知道,美國國會議員自己談的,只要造成沖突,只要造成戰火,美國的軍火集團就能夠從中大量獲益,包括各種軍事援助、武器援助和武器實驗。

再有,扭轉俄烏之間天然氣之爭局面。俄烏之間一直在“斗氣”,俄羅斯是歐洲天然氣、石油最重要的供應者之一,德國一半以上的石油來自俄羅斯。在俄烏沖突升級之前,德國和法國還處在一種搖擺不定的狀態,現在就明顯地出現了一個變化,也開始參與到對俄羅斯的制裁之中。這種制裁實際上是美國最希望的,包括歐洲局面的這種動蕩會影響到股市,會影響到投資,這些資金、資本就有可能流向美國,等等這一系列的事情都是美國在收割危機,在從危機中獲利。

記者:北約東擴的歷史,其實一個是北約東擴,一個是歐盟東擴,甚至還在烏克蘭搞了“顏色革命”,崔老師您能介紹一下嗎?是怎么一步一步把俄羅斯逼到動手?

崔洪建:中方最早對俄烏沖突表態的時候反復強調一個概念,就是復雜的“歷史經緯”。“歷史經緯”主要指的是什么?我們不能只看眼前,現在看上去似乎是俄羅斯采取了主動姿態,但是原因你要細細看起來,實際上,俄羅斯也是這么長時間以來的一種無奈之舉。因為從冷戰結束以后,資本主義或者說西方的觀念、意識形態在歐洲乃至全世界暢通無阻。

所以,在這樣一種觀念的主導下,應該說冷戰以后,西方在歐洲對俄羅斯采取的政策就是趁著俄羅斯處于相對虛弱的狀態,對其既采取某種欺騙和利誘手段,比如說,要向俄羅斯推銷他們的一些經濟方面的體制,包括進行投資等等。但同時,在政治上,尤其在文化觀念和身份上實際上又想要對俄羅斯進行改造。

隨著前蘇聯的解體,原有前蘇聯的一些部分就逐漸被北約和歐盟所蠶食,五次東擴,是逐漸地,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北約還是歐盟,都帶著強烈的意識形態改造目的,比如你要加入他,無論是在政治體制上,包括國內的司法、社會政策等等方面都必須得向他看齊。而在這個過程中,俄羅斯不止一次提出想加入北約,他也很想融入這個所謂的歐洲大家庭,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建立一種不可分割的共同的歐洲安全。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的一些國家,內心里根本沒有做好任何接納俄羅斯的準備,這里邊他們可能會找一些歷史原因,或者會找一些文化根源。但是,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現實中他們不斷地割裂歐洲安全,通過擠壓式的擴張,最終讓俄羅斯覺得我非但融入不了你,結果反而還被你一步一步地往外推,甚至把我當作敵人。而且通過擴張,把武器,把裝備部署到離俄羅斯邊境越來越近的地方。這就導致俄羅斯的不安全感進一步上升。

我覺得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是北約還是歐盟的擴張,應該說是導致現在俄羅斯和西方關系緊張,包括導致俄烏沖突爆發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根源。

王帆:美國有很多人也在反思這個問題,米爾斯海默寫文章專門談這個問題,就是現在的危機是美國造成的,就是你不斷東擴造成的。其實在1998年喬治·凱南就說,你不斷地東擴,尤其向烏克蘭的擴張,很有可能遭到俄羅斯的反抗和反制,現在事實上也證明了。

美國波蘭裔戰略家布熱津斯基在這個問題上起到了一個指導美國外交戰略的作用,他說俄羅斯不能擁有烏克蘭,俄羅斯擁有烏克蘭就成為真正的大國,所以一定要用烏克蘭這個棋子來限制俄羅斯,不讓俄羅斯真正成為一個軍事上的大國。

從這些思路分析,美國削弱俄羅斯制造當今的烏克蘭危機有很長的歷史淵源,也和他的戰略邏輯,和他的霸權邏輯完全相一致。

記者:有記者把俄烏局勢和臺海局勢掛鉤,對此王國委回答臺灣問題與烏克蘭問題有本質的區別,兩者沒有任何可比性,這個二位專家怎么看?

王帆:這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美西方是借題發揮,借俄烏沖突、俄烏危機對俄羅斯進行制裁,實際上是想造成一個什么效果?就是同樣是適用于對中國的制裁。王國委特別強調,這完全是兩個性質的問題,臺灣是中國主權核心利益的一部分。

我們特別強調的另外一點是安全關切。俄羅斯出現的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忽略俄羅斯的安全關切、不尊重俄羅斯的安全關切所造成的,而臺灣問題是中國核心主權的安全關切,其程度較之俄羅斯更勝一籌,我們在這個問題上絕不可能有任何動搖和受制于任何外來因素。對我們進行威懾,用亞太聯盟來制造事端,是根本不可能得逞的。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一種說法,說現在美國會不會把他的戰略重點轉移了,“印太戰略”可能不提或者削弱了,實際上這個是不可能的,我們還要看到這個問題的嚴峻性。美國在俄烏沖突中雖然在各種各樣的煽風點火,但是事實上他著墨并不是特別多,他現在想的仍然是“印太戰略”,因為美國需要對手,需要威脅,而中國作為他最大的所謂綜合性的戰略威脅,美國在未來仍然要采取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圍堵中國,臺灣就是他的所謂的一個抓手。所以,我們可能今后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當然,任何圍堵、任何陰謀、任何試圖把臺灣分離出去的圖謀都是絕對不可能得逞的。

崔洪建:俄烏沖突初期,西方就有輿論帶節奏,把烏克蘭問題和臺灣問題做某種牽連或者比較。這完全是一個話語陷阱,或者說是別有居心。因為我們知道,首先兩個問題像王國委說的完全不同。烏克蘭和俄羅斯目前的沖突是兩個主權國家之間的矛盾和沖突,臺灣問題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內政問題。因為無論是從國際法,或是從約定俗成的國際規則來說,臺灣在主權上從來沒有脫離過中國,當然現在有一些島內的所謂的人士,他們想治權分離時間長了,是不是可以獨立,但這個在國際法和國際關系準則中是說不通。

現在,西方輿論和島內一些“臺獨”分子想塑造什么?就是你看今天俄羅斯和西方的關系,由于烏克蘭危機出了問題,或許有朝一日,比如說,當我們要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時候,他是否可以照搬這種模式,說你看今天的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問題,就是明天的大陸和臺灣的問題,他們實際上想做這樣一種沒有任何根據,卻用心險惡的聯系。因為這樣一來,就會有意無意在亞太區域制造緊張氣氛。

在此過程中,中方的底線和觀念非常清楚,一方面,這性質不同,放在一起比較沒有任何意義。另一方面,王國委以一種反擊的方式回應了所謂西方的這種論調,既然你們在烏克蘭這個問題上這么高唱要尊重主權領土完整,為什么在中方關切的臺灣問題上,不支持中國的主權主張呢?實際上非常深刻地揭露了西方一些人非常嚴重的“雙標”

記者:“五眼聯盟”“四邊機制”“三邊安全伙伴”“雙邊軍事同盟”,美國排出的“五四三二”陣勢來勢洶洶,目的是什么,能夠起到什么樣的一個作用?

王帆:在中美競爭背景下,美國霸權邏輯所設定的中國威脅論不斷上升,這個陣勢實際上是美國對此實施的一個全球戰略調整。美國的整體全球戰略重點在亞太,這個“印太戰略”實際上是他的所謂的核心戰略,針對的目標就是中國。美國現在國內一定程度上面臨經濟下滑問題,所以總體戰略是收縮的。那么他實際上有一個新的聚焦,他要集中力量在某個區域,這個區域就是印太。

再有,當美國戰略進行收縮過程中,總是要不斷強化聯盟,需要拉幫結派,需要制造人為分裂,需要制造集團式的力量來對抗他所認為的這種威脅。所以,我們看到的“五眼聯盟”也好,“四方機制”也好,“三邊合作”也好,都是相應的這樣一個政策。

這樣一種戰略看似來勢洶洶,實際上內部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四方機制”還在推行過程中,印度在俄羅斯的問題上就有了不同的態度。印度也是根據印度對事情本身是非曲直的判斷作出他的決定。

再有,所謂美國的聯盟體系,一方面好像我是來保護你的,我是來幫助你的。另一方面,他對這些盟國從來都是控制的,他要主導這些盟國的行為。這個實際上跟這些地區的國家所謂的戰略自主性之間也存在著某種矛盾。美國想把這些盟國全部拉上其全球戰車,但這些盟國實際上有他的地區問題的所謂的關切,不可能完全聽從美國的指揮。一方面他在強化這種聯盟,另一方面,他這種聯盟實際上也是有支離破碎的那一面。

記者:王國委提到這次烏克蘭撤僑,我外交人員多次深入火線,為中國公民撤離打開了安全通道,這體現了我們外交上的一個什么樣的發展?

崔洪建:這是執政為民理念在外交工作上最大的體現,就是中國始終是把保護海外利益,尤其是海外僑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放在首位的。王國委在答問中列舉了很多數字,涉及到領事保護、僑民利益保護等等。隨著中國和世界聯系越來越密切和廣泛,中國人、中國公民和海外之間的往來也越來越頻繁。所以,實際上也意味著中國的外交工作越來越繁重,事無巨細。

中國公民到國外后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小到財產丟失,大到人身安全受威脅,比如這次俄烏沖突中,實際上中方就在撤僑問題上,應該說進行了精心謀劃,同時組織得很好。因為我們知道在這樣一個戰亂情況下,要做到有序撤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這還是在俄烏雙方相互關閉領空的背景下,這就給撤僑帶來更大的困難,比如路線的設計,包括沿途的這些安保,包括這些民眾吃喝的問題都得解決。

這也可以看出,一方面咱們中國外交是始終立足于中國共產黨的這樣一些信念和原則上。再一個,就是多年來,中國各方面的能力大大提升。

王帆:“外交為民”始終是中國外交重要的職責,現在中國越來越強大,有能力保護好自己在海外的僑民,他們的安危祖國時刻記掛著,我們的海外領事保護的能力和意識也不斷得到增強。所以,這次在烏克蘭危機中,黨中央、外交部始終是把海外僑民的安危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戰火考驗過程中,在形勢不確定背景下,海外僑民的解救工作實際上是很艱巨的任務,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非常好地處理了這個問題。我覺得中國的公民,中國的僑民是幸福的,祖國也是可以充分信賴的。

記者:請問對今年的外交有什么期待?

崔洪建:正如王國委所說,今年,國際社會,包括中國外交仍然面臨著嚴峻挑戰。比如說,疫情還沒有過去,俄烏沖突短期來說可能還會有一些后續的變化和發展。與此同時,疫后經濟復蘇、進一步落實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也包括涉及到各國無論是經濟還是社會發展的,比如綠色經濟轉型,包括像數字轉型等等,尤其是要重點化解一些地區沖突。今年無論是從對國際社會來說,還是對中國外交來說,任務都非常繁重。

但王國委在記者會上表現出了非常堅定的信心。只要中國外交能夠堅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堅持多邊主義的道路,中國會越來越多地發揮一種可信的大國的作用,同時承擔更多的責任。

我覺得我們現在放眼世界,毫無疑問,中國已成為穩定的一極,當世界其他地區都陷入戰亂,中國能帶動亞太地區在未來成為繁榮的一極,有了穩定和繁榮,中國就可以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樣也能夠幫助國際社會去戰勝更多的困難和挑戰。

王帆:在當前背景下,中國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也在不斷地上升。我們在國際社會發揮的這種影響力的作用是非常合理、合法的,我們運用聯合國所賦予的權利不斷推進國際社會穩定、繁榮與發展,這一點我想在今年外交過程中,我們也會得到更進一步的體現。同時,區域合作也是很重要的亮點,我們去年跟東盟召開中國-東盟對話機制30年活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們周邊的安全共同體和發展共同體會不斷地做深、做實、做大,這個就體現了只有周邊穩,我們才能有更好的發展環境。

我們特別希望和周邊國家齊心合力、共同發展。王國委在這次記者招待會特別談到,亞太地區不是斗爭的場所,亞太地區的國家不是哪個國家的棋子,大家要攜手共進。我們說中國特別歡迎所有國家能搭中國發展的便車,我們也希望跟其他國家能夠互利共贏,大家共同發展,一起來推動營造一個更好的發展共同體。

此外,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仍要不斷推進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世界的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都要在這個進程中得到發展,相互依存,互利共贏的這樣一個大勢不可改變。

記者:謝謝二位專家,讓我們期待2022年中國外交更多的精彩表現,謝謝大家!

編輯:賈元昌

關鍵詞:俄羅斯 中國 美國 實際上 王國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Ⅴ片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精品福利网站 | 日本高清一本大道不卡视频 | 亚洲天码中文字幕五月天 | 久久人人爽人人澡人人高潮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