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9日電(記者 高新國)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養老需求總量日益增長。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上,高志立委員表示,通過建設數字化智能養老服務體系,可促進養老服務有效供給、提升服務質量、完善監督體系,進一步滿足更多個性化、多元化的養老服務需求。
在創新社區智慧養老模式方面,高志立建議,實施“智慧+康養”融合式社區綜合服務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推廣物聯網和遠程智能安防監控技術,實現24小時安全自動值守,降低老年人意外風險,并創新開發便攜式、自助式智能健康產品和終端產品,提供助聊陪伴、信息咨詢、遠程醫療等線上服務或者上門服務。
就推進養老服務機構智能化系統建設,高志立提出,整合養老信息資源,建立統一的社會養老服務管理平臺,通過老年人基本信息數據采集系統、養老服務信息數據分析系統、養老服務信息數據監測系統、養老服務信息數據交互系統,動態監測老年人個人情況,實現不同服務精準供給,及時保障老人安全。
推進養老服務政務管理信息化是實現數字化養老服務的關鍵。高志立建議,建立全國統一的老年人能力評估系統、養老服務機構監測管理系統、養老從業人員就業培訓系統,既為養老服務決策提供全方位指導,又對養老機構安全運營進行智能分析和實時監控,提升監管效率。同時,促進加快培養專職養老服務人員隊伍,緩解養老服務人才短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