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 高楊)近年發生的一系列網絡暴力悲劇,既是大眾的冷漠相對,更是鍵盤俠的攻擊和為博眼球、賺取流量的媒體的惡意炒作。網絡暴力現在已經成為危害網絡環境乃至危害現實生活的毒瘤。在全國兩會上,張雄等40位全國人大代表向大會提交聯名議案,建議為反網絡暴力專項立法。
對于網絡暴力的成因,張雄等代表認為主要有兩個:網絡匿名性的副作用和網絡缺乏道德和法律約束。
張雄等代表表示,互聯網是一個開放式的公共空間,打破了現實生活中的交流屏障,但同時為網絡暴力埋下了種子。而長期以來,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里,針對網絡行為起到約束作用的道德和法律體系一直處于模糊狀態,相關的法律法規與管理制度相對落后和疏漏,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對“網絡暴力”本身尚缺嚴格的法律定義。近年來一系列的網絡暴力的結果,施暴者沒有受到懲罰,進一步造成了網絡中的道德和法律約束力下降,助長了網絡暴力現象的氣焰。
“有法可依是治理網絡暴力的先決條件,一個健康有序的網絡環境需要系統的法律法規保障,面對網絡暴力的兇猛態勢,需要加快網絡立法建設的步伐。”
張雄等40位代表建議,為反網絡暴力專項立法,從法律層面明確界定網絡暴力定義和范疇;明確網絡暴力違法行為的民事責任、治安處罰及刑事責任;加大網絡暴力的刑罰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