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 高楊)加強中小學傳統文化教育,有利于從根本上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于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引導青少年增強文化自信、歷史自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都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和重要的時代價值。在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廣東惠州市委宣傳部部長黃細花提出加大對中小學生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建議。
“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是強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根基的必然要求?!钡S細花在調研中發現,目前各地中小學傳統文化教育仍存在一些問題:沒有全國統編教材,缺乏教育的權威性;課程碎片化,缺乏教育的系統性;時間碎片化,缺乏教育的延續性;專職教師匱乏,缺乏教育的專業性;沒有與時俱進,缺乏教育的時代性;傳統文化遭遇挑戰,缺乏教育的嚴肅性。
黃細花建議:規范統編中小學傳統文化教育教材,由教育部統編全國中小學傳統文化教育教材,統編中小學傳統文化系列讀本;地方(省、市)統編具有當地特色的地方中小學傳統文化教育教材或讀本,融入當地傳統民俗、非遺、民間技藝、文化藝術等地方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將傳統文化教育納入中小學教學課程體系,固定學時;結合“雙減”精神,創新開展中小學傳統文化教育;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相結合,課后服務和志愿服務相結合,強化立德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