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5日電(記者 付振強)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離不開現代物流體系的支撐。全國人大代表、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表示,產業鏈、供應鏈是暢通國內國際經濟循環的關鍵。而供應鏈效能提升是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核心環節。“要加快發展融合型物流新基建,推動產業數字化升級,提升中國供應鏈效能,促進新發展格局加快形成。”
融合型物流新基建是以新型基礎設施為載體,應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升級物流基礎設施,通過標準化服務的能力,為企業提供網絡化、數字化、低碳化的供應鏈解決方案,有效提升供應鏈效能。徐冠巨認為,加快發展融合型物流新基建是提升供應鏈效能的重要突破口,將推動行業進入新一輪快速升級發展階段。
“先進制造技術正加速推進制造業向智能化和綠色化轉型,特別是數字技術加速發展,正在推動傳統模式向現代模式迭代,驅動傳統企業向現代企業蝶變。” 徐冠巨認為,提升供應鏈效能可通過為企業提供端到端全鏈條的供應鏈物流服務解決。“發貨,派單,運力調度、全程跟蹤的智能化管理,以及從發貨到收貨的全程在線支付。同時通過對實時數據的智能分析,可實時掌握物流運輸全過程,從而賦能供應鏈管理優化提升。”
徐冠巨還提到,生產制造業未來的變革,必然是基于生產端的供應鏈全方位整合。企業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體,能否提升傳統企業的科技水平、供應鏈水平,決定了企業能否走向未來。他以傳化平臺為例,基于當前制造業企業數字化程度較低、成本較高、上下游協同難度大等問題,傳化貨運網通過端到端的物流供應鏈解決方案,推進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升級,幫助制造企業以更快速度、更優方式、更低成本獲得端到端物流服務。
“貨物在工廠從生產線上下來,可以實現從生產線到裝車出發的無縫對接,從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享受到端到端一體化的服務。從制造端到消費端,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各環節更加暢通,產業協同得到增強。”徐冠巨說,加快發展融合型物流新基建,可推動物流基礎設施數字化升級,進一步提升國內供應鏈效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