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要聞

去年全國檢察機關起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4萬人

2022年03月03日 07:48  |  作者:張昊  |  來源:法治日報
分享到: 

打防管控一體推進嚴懲犯罪

去年全國檢察機關起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4萬人

□ 法治日報記者 張昊

今天,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全鏈條整治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數據及相關情況,2021年,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4萬人。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呈多發態勢,與之關聯的網絡黑產犯罪滋生蔓延。檢察機關堅持打、防、管、控一體推進,依法嚴厲懲治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犯罪,協同推進網絡綜合治理。

檢察機關辦案數據顯示,電信網絡詐騙及關聯犯罪呈現三個基本態勢。

從發案數量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有所回落,與之關聯的網絡黑產犯罪上漲較快。2019年至2021年,檢察機關分別起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3.9萬人、5萬人、4萬人。2021年起訴人數雖有回落,但仍高位運行。與之關聯的網絡黑產犯罪增長較快,主要涉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偷越國(邊)境罪等。其中,去年起訴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近13萬人,同比上升超8倍,位居各類刑事犯罪的第3位;為上游犯罪分子轉移詐騙資金等的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組織人員到國外參與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等的偷越國(邊)境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也增長較快,去年起訴人數同比分別上升104%、281%、64%。

從涉案人員看,低齡、低學歷、低收入“三低”現象較為突出。起訴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及其關聯犯罪中,35歲以下的占85%,初中及以下學歷的占70%;無固定職業的占94%。

從詐騙形式看,“幌子”花樣繁多、欺騙性強。電信網絡詐騙涉及日常生活諸多領域,打著投資理財、情感交友、網絡購物等“幌子”實施詐騙的占50%,投資理財類詐騙位居首位,占26%。

檢察機關在辦案中發現,在社會治理特別是網絡治理中存在四方面突出問題,應予以高度關注。一是年輕人尤其在校學生涉案問題突出。不少年輕人沉溺于出售電話卡、銀行卡,幫助詐騙分子轉移資金所帶來的物質回報,甚至以此為業,深陷犯罪泥潭。二是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受騙案件多發,涉及領域相對集中。由于對網絡操作不熟悉等原因,近年來這兩類人群受騙案件持續多發。從受騙領域看,未成年人主要集中在直播打賞、網絡游戲、網絡購物等;老年人主要集中在養老投資、養生保健以及獨居老人情感交友等。三是公民個人信息泄露問題較為突出,行業“內鬼”值得警惕。2021年,檢察機關起訴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9800余人,同比上升64%,公民個人信息泄露成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源頭行為。2021年,檢察機關起訴泄露公民個人信息的“內鬼”500余人,涉及通信、銀行、保險、房產、酒店、物業、物流等多個行業。四是網絡技術被用于犯罪,降低了犯罪“門檻”。犯罪團伙通過技術外包、購買技術服務等形式,加強犯罪的“技術對抗”。一些技術公司、技術人員違背行業規范和職業準則,對服務對象和項目不加辨別,非法提供技術支持,放任危害結果發生。

針對這些趨勢問題,檢察機關堅持“全鏈條打擊、精準化預防、一體化治理”思維,依法加大對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犯罪的打擊力度,積極營造“天下無詐、全民反詐”的良好環境。

檢察機關堅持依法從嚴,加強全鏈條懲治,堅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多發高發態勢。聚焦重點領域、新型手段、特殊對象,加大力度打擊刷單、直播、網絡游戲、虛擬幣投資詐騙,以及針對老年人、未成年人實施的詐騙。會同公安機關全力打擊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集團。依法懲治各類網絡黑產犯罪,深入開展“斷卡”行動,從嚴懲治行業“內鬼”非法泄露個人信息以及利用虛擬幣為詐騙分子“洗錢”等行為。會同最高法院、公安部制發《關于辦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二)》,進一步扎緊打擊防范法網。

在政策把握方面,區分對象寬嚴相濟,確保案件辦理效果。檢察機關堅持將懲治重點放在犯罪集團、犯罪團伙的組織者、策劃者、指揮者和骨干分子、販卡團伙、職業“卡商”、行業“內鬼”上。針對年輕人尤其是在校學生淪為犯罪“工具人”、詐騙犯罪幫兇的情況,堅持以教育、挽救、懲戒、警示為主,落實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聯合教育部制發典型案例,引導增強辨別能力和防范意識。

檢察機關在辦案中強化訴源治理,主動協同推進網絡領域綜合治理。針對電話卡銀行卡管理、校園治安管理、保險行業個人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各地檢察機關通過制發檢察建議、風險提示函、簽訂備忘錄等方式,督促加強綜合治理。積極探索辦案聯動機制,推動建立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實現由個案辦理式監督向類案治理式監督轉變。

立足預防為先,檢察機關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結合運用檢察聽證同步以案釋法等方式,提升社會公眾的網絡法治意識,營造“全民反詐”的良好社會氛圍。

法治日報北京3月2日訊

編輯:李京

關鍵詞:犯罪 網絡 電信 檢察機關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一级特黄录像免费播放中文 |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 亚洲欧美综合久久久久久小说 | 天天躁日日夜夜亚洲 | 中文字幕制服亚洲另类 | 在线观看非常黄的永久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