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精心謀大事 高效做實事
——廣州市政協堅持“雙向發力”創新履職紀實
廣州市政協主席李貽偉為市政協機關黨員干部講黨課
廣州市政協機關黨員突擊隊支援抗疫一線
廣州市政協主席李貽偉率隊調研珠江航道沿岸高質量發展情況
人民政協網廣州1月24日電 (本報記者 林儀 揭春雁 通訊員 曾健萍 李健)
堅持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是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職責的新概括和鮮明特征。近年來,廣州市政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廣泛匯聚奮進新征程的合力。
聚焦“十四五”, 以破求立建設“戰略型智庫”
“我們能做什么?政協可以發揮什么作用?”2021年年初,李貽偉當選廣州市政協主席后便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他認為,市政協要發揮人才薈萃的專業優勢,針對全局性、前瞻性、關鍵性的問題,找準建言資政的切入口和結合點,致力打造廣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智庫、最強“外腦”。
恰逢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廣州如何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道路上奮勇爭先?帶著這個問題,市政協黨組研究決定,要舉全市政協之力,圍繞“提升廣州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十四五’防范廣州潛在風險”兩大課題開展調查研究。
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調研迅速鋪開,所有的人被動員起來,市政協各專委會兵分多路,組織政協委員、專家學者、社會智庫等先后走訪11家市委、市政府工作部門和20余家企業、科研院所等機構,調研珠海橫琴、深圳前海兩個合作區和上海、杭州、合肥、成都、重慶等城市,組織召開近10場專家座談會,全面摸清基本情況、既有優勢和問題短板,梳理國際領先城市發展路徑、國內標兵城市發展經驗和國內追兵城市發展動向,探尋應變之方、研判潛在風險,為市委、市政府提供決策參考。
如果說提升城市能級是方向盤,那么珠江沿岸高質量發展則是路線圖。進入新發展階段,廣州推進包括前航道、后航道、西航道在內的更大范圍珠江沿岸高質量發展其時已至、勢在必行。
圍繞這一重點任務,市政協組織開展了珠江沿岸高質量發展專題調研,積極發揮“智囊團”作用。4月14日,李貽偉率領政協委員乘船沿珠江西航道、后航道繞行到前航道,就珠江航道沿岸地區提升工作展開深入調研。7月22日,市政協召開《廣州市珠江沿岸高質量發展建設規劃(征求意見稿)》專題協商座談會。7月27日,市政協副主席彭高峰帶隊赴珠江口調研廣州珠江沿岸規劃發展和生態修復情況……經過認真細致的調研之后,市政協圍繞強化高端產業布局、打造以文化創意為主要業態的價值創新區、構建沿江綜合交通體系等提出23條建議,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給人們的生活就業、企業的生產經營和政府的政策調控帶來深刻影響。疫情后,世界經濟將以何種形式恢復?企業、群眾和政府應該如何應對?
“在經濟全球化、網絡化背景下,經濟‘K型復蘇’現象必然會產生全球性的影響力,會在一定程度上在我國經濟社會生活中出現,會影響到我國企業的生產經營、老百姓的就業和生活、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需要認真研究和對待……”4月30日,署名為“穗協聲”的權威文章《“K型復蘇”現象帶給我們什么啟示》在媒體發布,對企業、個人及政府提出建言:應及時直面變局,調整自我,應對挑戰!
事實上,廣州市政協“愛研究、善研究”的風氣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個不斷沉淀積累的過程。其中一個的典型代表便是“廣州經濟發展‘上半年怎么看、下半年怎么干’協商座談會”。按照“求新、求實、求變、求解”的要求,市政協每年舉辦一次“廣州經濟發展‘上半年怎么看、下半年怎么干’協商座談會”,把黨委、政府的工作重點作為政協工作的關注點和發力點,廣開言路,組織經濟領域委員、企業家、專家學者、黨外人士以更多元的角度、更專業的論證、更務實的意見,圍繞廣州經濟發展短板弱項和面臨的問題與市委書記、市長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進行高層次協商,直接推動協商意見“無縫”轉化為具體實踐。
“謀策不決策、議政不行政、立言不立法”,廣州市政協用行動證明了開展工作靠的不是行政權力和強制約束力,而是靠話語權和政治影響力,不是靠“說了算”,而是靠“說得對”。
匯聚正能量,以心交心建設“火柴型組織”
2019年9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協工作會議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0周年大會上強調,人民政協要通過有效工作,努力成為堅持和加強黨對各項工作領導的重要陣地、用黨的創新理論團結教育引導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臺、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識的重要渠道。近年來,廣州市政協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這一要求,始終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要位置,把黨的創新理論武裝作為首要任務,堅定當好黨的思想、黨的聲音的傳播者,發揮好重要陣地、重要平臺、重要渠道作用,不斷鞏固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市政協把握政協組織作為政治組織、統戰組織、協商機構的性質特點和工作規律,堅持以黨的建設統領政協自身全面建設,探索建設“火柴型組織”,致力傳遞黨的光輝、匯聚各方能量、點燃委員熱情,用心用情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為此,市政協構建了理論學習中心組、機關學習講堂、黨支部學習研討、青年理論學習小組、黨員互學自學的“五學聯動體系”,建立寓學習于工作實踐的全鏈條學習機制,形成多形式、分層次、全覆蓋、常態化的學習格局。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為了推進機關黨史學習教育,一年來,李貽偉結合自己的學習心得,3次為機關全體干部上專題黨課。
專題輔導報告會、專題宣講、培訓班、發放學習資料、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瞻仰革命遺址、參觀主題展覽、致敬英雄模范……市政協在機關及委員中迅速掀起學習熱潮,確保黨史學習教育多層次、全覆蓋。
值得一提的是,新建成的廣州政協文史展示中心也充分發揮了其凝聚共識的平臺作用。5 月26日,市政協舉辦了《紅色記憶——沙飛攝影展》,呈現沙飛的攝影作品、手稿文獻、采訪視頻以及近年來的研究成果。8月4日,廣州政協文史展示中心又作為地方巡展首站展出全國政協《旗幟飄揚——黨旗國旗軍旗誕生珍貴史料展》。展覽引發社會各界熱烈反響,受到廣泛好評,為廣州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愛國主義增添了新的宣傳陣地,極大地提升了廣州市政協和廣州政協文史展示中心的影響力。
市政協還聯合廣州新聞電臺制作播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廣州市政協黨員委員系列訪談”節目,先后邀請11名黨員委員講述入黨初心、履職感受,從歷史與現實中深刻感悟新時代新階段人民政協的新使命新任務。委員們一句句發自肺腑的心聲跟隨著電波、沿著網絡傳播出去,成為新時代的最強音。
學史力行,實干為民。市政協堅持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貫穿于黨史學習教育全過程,重點推進完成15個民生項目。2021年,市政協繼續擦亮“有事好商量”民生實事協商平臺的品牌,陸續開展“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托起明天的太陽”“推進綠色生態社區建設,打造創文惠民新亮點”“加強餐飲外賣行業食品安全監管,維護‘舌尖上的安全’”“規范電動自行車管理,提升城市交通運行安全水平”“加強裝修垃圾管理,提高城市清潔程度”等5期專題協商。
在“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托起明天的太陽”議題協商中,市教育局表示要在1000人以上的中學、1200人以上的小學100%配齊心理專職教師,其他學校100%配備兼職心理教師,截至2021年10月已全部配齊;“推進綠色生態社區建設,打造創文惠民新亮點”議題協商中,助推了有關部門建立健全市、區、街道、社區四級綠色社區建設工作機制;“加強餐飲外賣食品行業安全監管”議題協商中,助推了“互聯網+明廚亮灶”、食品安全封簽等安全監管措施的普及和落地;“規范電動自行車管理,提升城市交通運行安全水平”議題協商中,圍繞完善電動自行車管理立法、加快上牌登記制度落地、加強慢行系統建設、完善充電設施等提出10多條意見建議,得到有關部門的積極回應和采納,2021年11月2日,廣州交警正式啟動電動自行車登記上牌;“加強裝修垃圾管理,提高城市清潔程度”議題協商,有關建議被納入正在制定的《廣州市裝修裝飾廢棄物管理辦法》之中。
更好地求同存異、聚同化異,尋求各方意愿的“最大公約數”是政協協商的重要目標。2021年,市政協持續推動各級政協委員深入“委員工作室”履職。截至目前,共有2851名政協委員深入基層,到委員工作室開展履職活動6394次,共協助協調解決群眾反映的困難和問題3452項,委員的主體作用、履職的帶頭作用、界別的代表作用發揮更加明顯,履職渠道更加順暢,離群眾期待越來越近。
2021年5月,廣州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市政協機關秉承“為民服務”的宗旨,先后組建5支黨員突擊隊、1支黨員志愿服務隊共70余人次,奔赴荔灣區一線支援防疫抗疫斗爭,協助排查統計約1400多戶,入戶宣傳、引導居民掃碼、登記、測溫、核酸檢測達1.8萬余人次,受到街道黨員干部群眾的肯定和稱贊。
受疫情影響,人員往來的難度倍增。為此,市政協運用遠程會議、即時信息、書信來往等方式建立常態化聯系,撰寫《致香港地區廣州市政協委員的信》,宣傳宣講中央大政方針、全國兩會精神,引導港澳委員堅定擁護香港國安法和全國人大關于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決定,履行委員職責。港區委員紛紛走上街頭、深入社區,開展“街站”活動,并利用立法會、新聞媒體等平臺大力傳遞愛國愛港聲音。圍繞慶祝建黨100周年,港區委員組織緬懷抗戰烈士活動,重溫抗日史跡、講述抗戰故事、高聲唱響國歌,身體力行推動紅色教育在香港傳播。
著眼提效能,務實創新建設“專業化機構”
“專門協商機構”是對政協的性質定位,也是對政協的工作定位,是人民政協的新使命、新任務和新要求。廣州市政協堅持用改革的思維、創新的舉措,為政協工作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引擎,切實提升專門協商機構建言資政的專業化水平。
2021年12月16日,廣東省政協“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促進全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專題調研組到廣州開展視察并召開座談會,共同為廣州市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謀良策、出實招。促成此行的是李貽偉列席省政協常委會議時的思考:廣州正面臨著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問題,能否讓調研建議在廣州落地?于是,李貽偉邀請省政協專題調研組到廣州開展視察并召開座談會。“邀請省政協專題調研組來穗視察調研,推動省政協高水平的協商建議在廣州落地落實,是加強省市政協聯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對于促進廣州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李貽偉說。
創新上下級政協聯動機制是近年來市政協的有效探索之一,通過切實加強上下級政協聯動,做到有事共商、履職共推、資源共享、隊伍共建、品牌共育,更好地發揮政協系統整體優勢。除了加強省、市政協的聯動,市、區政協的聯動更已成為常態。例如集成電路產業重點企業主要分布在黃埔、南沙等區,市政協通過與各區政協聯合開展調研視察提出提案建議,進一步增強了所在區政府的重視度,增強提案辦理的動力和合力。
專門協商機構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很大程度上來自政協界別和委員所提意見建議的高質量和可行性,來自對社會民生問題的正確見解。為打造廣州最大智囊、最強“外腦”,市政協深入開展讀書活動,強力“補腦”;結合組織開展調研視察等活動,與省市高校、科研院所探索合作模式,借力“強腦”;利用廣州社會智庫資源豐富的優勢,主動聯系探索搭建智庫聯盟平臺,致力“擴腦”。
一直以來,市政協機關樹牢服務意識,認真當好委員履職的組織者、搭臺者、服務者,用熱情高效的履職服務引燃委員激情、煥發活力干勁,讓委員在閃亮的舞臺上發出更多務實為民的好聲音。
一方面,市政協建立健全情況通報制度和知情明政機制,政協領導分片包干與委員建立常態化聯系,及時通報廣州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政協重點工作部署,協調市委、市政府職能部門為委員提供對口協商咨詢服務。還通過“穗協通”履職App、政協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常委微信群等載體,定期發送工作簡報、社情民意、提案線索等資訊,為委員提供全天候、自主式、菜單式的信息資料查詢模式。另一方面,注重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引導委員圍繞中心工作,合理把握“大”與“小”、“冷”與“熱”的關系,科學開展調研,在委員發現的問題與黨委、政府關注的重點之間搞好對接。
同時,市政協建立完善工作協調、人才選拔、獎懲激勵等制度,激勵機關干部全力服務履職,用自身熱度引燃委員履職熱情;修訂《委員履職量化綜合評價辦法》,升級委員履職信息化平臺,提高管理服務科學化水平。
2021年11月4日,李貽偉與各專委會負責人座談。他強調,要加強政協機關建設,按照專業化的標準選好配強政協機關干部,非專業對口的干部要努力接近專業水平,專業對口的干部要超越專業水平,從宏觀層面開展研究、提出建議;要堅持一方面收集民意,一方面開展比較研究,把建言獻策的質量和水平作為政協專委會和機關干部績效考核的重要標準,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十三屆廣州市政協圓滿完成了各項履職工作,新一屆市政協即將接過“接力棒”。新時代,新使命,新征程,新探索,新擔當,新作為,為推動廣州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廣州市政協正持續描繪出新時代人民政協守正創新的精彩畫卷。
編輯:李京
關鍵詞:市政協 政協 廣州 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