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2022地方政協全會掃描>政在協商

讓更多群眾吃上生態旅游飯

——青海省政協全會熱議打造特色文旅品牌

2022年01月21日 23:20 | 作者:王肖芳 靳燕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說起青海,你會想到什么?“中華水塔”、三江源國家公園、青海湖、茶卡鹽湖、藏羚羊,抑或是美味的青稞酒、酥油茶……在1月20日召開的青海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上,如何打造獨具青海特色的文旅品牌,讓大美青海被更多人認識、了解與熱愛,成為委員們的熱議話題。

“旅游景區均存在‘大資源、小產品’的情況,‘大水漫灌’的旅游產品多,‘精準滴灌’的特色產品少,難以滿足多元化、精細化和高端化的旅游需求。”民革青海省委會認為,在文旅融合方面,要突出青海特色,體現其獨特性與稀缺性。“建議將河湟新春社火、黃河燈會、藏族唐卡和拉伊、土族‘納頓’、撒拉爾‘口弦’等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文化符號,打造成特色看點,融入少數民族民俗風情區,形成西部旅游的獨特風景線。”民革青海省委會勾勒出一幅別樣的民俗游,令大家心馳神往。

青海之美,美在生態。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出,“著眼生態保護、生態旅游互促共贏,建立健全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標準體系。”

“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國土面積近一半且資源優勢明顯的自然保護地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民盟青海省委會坦言,自然保護地是國土空間中生態系統最為脆弱敏感的區域,屬于生態保護紅線,將其打造為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有很多問題亟待考量。

民盟青海省委會注意到,目前,自然保護地管理缺乏源頭預防機制,日常監管長期由多部門承擔,處于“九龍治水”局面,相互推諉、管理粗放,往往發現問題時破壞程度已觸碰法律底線,不得不重處重罰。“探索精細化管理機制,在剛性處罰和柔性管理之間架起橋梁,及時扭轉自然保護地生態破壞行為、防止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迫在眉睫。”民盟青海省委會表示。

“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要加強頂層設計,圍繞已完成普查的青海省文化旅游資源,對三江源河源文化、河湟文化、熱貢文化、昆侖文化等人文生態旅游資源開展分類評價,從旅游市場經濟角度做可行性開發建設評估。”楊成才、王小梅等委員表示,要根據各類自然生態和人文生態資源分布區域特性,試點建設人文生態型和自然生態型旅游示范區,為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積蓄經驗。

作為黃河發源地,王化平委員對弘揚黃河文化、提升文化影響力有著自己的研究。“挖掘保護青海境內與黃河相關文化資源,圍繞絲綢之路、唐蕃古道和茶馬古道,做好沿線重點文物遺存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和保護利用工作,推動大遺址和文化公園開發建設。”王化平建議,建設青海黃河文化博物館,打造一個集自然、歷史、民俗、宗教等文化項目為一體的集中展示區域,建設一個黃河文化旅游目的地。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委員們建議,要著力構建起以黃河文化為核心,自然文化、歷史文化、民俗文化交相輝映的文化長廊,打造文旅IP知名品牌,讓越來越多的群眾背靠山水美景,吃上“生態旅游飯”。(王肖芳 記者 靳燕)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国产欧美在线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热线29 | 杨幂在日本一区二区视频 | 五月天在线观看网址 |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 | 天天免费看国产一区二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