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雙向發力的廣西實踐>大會發言>第二次大會發言
毛艷瓊委員:加強北欽防產業協同聯動 推動廣西向海經濟高質量發展
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堅持將北部灣經濟區作為優先方向”“深入推進北欽防一體化,建設北海向海經濟發展示范城市、欽州西部陸海新通道戰略樞紐、防城港現代化臨港工業城市”,這是三市向海圖強,協同發展,大力打造向海經濟的強有力保障,北欽防未來可期,大有可為。但目前作為北欽防協同發展關鍵所在的產業發展,面臨著規模偏小、同質化競爭等多重挑戰,亟待各方面群策群力,共同破題。
為此,建議:
一、 強化規劃協同,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政策機制體系
一是強化頂層設計。在自治區北欽防一體化指揮部的組織領導下,盡快印發實施《北欽防一體化國土空間規劃》。三市的國土空間規劃要與《北欽防一體化國土空間規劃》充分銜接,為北欽防產業發展留足空間。落實《北欽防一體化產業協同發展限制布局清單(工業類2021年版)》和《北欽防一體化產業協同發展會商制度》,完善決策、協調、落實三級聯動體系,統籌謀劃中長期的工業發展規劃和產業布局,組織協調實施重點工業項目、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重大戰略資源開發、重點工業要素保障。二是建立重大政策聯動機制。自治區制定推行北欽防經濟區政策時,統籌考慮逐步實施優惠政策一體化的措施。加強三市政府在貿易提質升級、金融開放創新、資本投資體制改革方面的溝通聯動,促進區域間要素自由流通,將目前處于分割狀態的“行政區經濟”逐步聚合為開放型的區域經濟。三是探索建立利益共享機制。自治區統籌制定北欽防在稅收優惠、征管、分享等方面的政策,對跨區域的重大項目、產業轉移及投資活動等,堅持各方利益存量不變、增量共享的原則,明確財稅分成、統計分享、協同監管、協同服務。
二、 推動招商聯動,構建互動互聯互通的信息平臺
一是建立招商引資項目儲備庫。按照產業鏈發展、擴張的重點和補缺方向,建立三市重大項目招商引資項目儲備庫、在建項目庫、持續跟進項目庫和問題處置淘汰庫,重大項目由自治區統籌協調,避免三市惡性競爭。二是動態更新項目庫。對北欽防三市總投資5000萬元以上招商引資項目,按照項目成熟度和重要性進行排序,編制招商引資重大項目落地目標計劃表,入庫建檔,分類儲備,根據項目推進情況適時滾動更新、跟蹤服務。三是探索實施產業鏈“鏈長制”招商模式。由區市政府領導擔綱“鏈長”,建立“總鏈長+市級鏈長+區級鏈長”的工作鏈條,各牽頭部門制定各產業鏈關鍵招商項目清單,對清單項目開展靶向招商并給予配套扶持。對新引進的重點產業鏈項目,實施“一事一議”“一鏈一策”,大力推進“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基地”綜合引資模式。
三、 突出聯動互補,打造相融相接相合的產業發展格局
一是建立產業分工協作體系。北海市重點打造電子信息、精細化工、新材料等產業,欽州市重點打造港航物流、裝備制造、石化等產業,防城港市重點打造冶金、有色金屬、醫藥康養、糧油等產業,構建產業鏈互補、供應鏈對接、創新鏈融合的一體化發展格局。二是推動區域間產業協同發展。抓住RCEP生效的有利契機,加強三市產業鏈整合和優勢互補,實現“1+1+1>3”的合作發展格局,提升整體競爭力。例如,電子信息與大數據產業北海市與欽州市協同發展,石化新材料與精細化工產業欽州市與北海市協同發展,金屬新材料產業防城港市與北海市協同發展,醫藥制造產業防城港市與欽州市協同發展,食品加工產業欽州市與防城港市協同發展,裝備制造產業欽州市與北海市、防城港市協同發展等。在城市群內部探索成立共同發展基金、利益補償機制等,實現強強聯合、合作共贏。三是優化市場資源配置機制。培育區域性股權、金融資產、大宗商品等要素市場,探索建立北欽防上市服務中心,為符合條件的重點臨港企業提供上市前輔導。支持商業銀行開展投貸聯動服務方式創新,推動臨港企業“小升規、規轉股、股上市”。以鋁礦、錳礦、銅礦、原油、生鮮、鋼材、木材等為重點,統籌建設北欽防大宗物資中轉交易中心和服務平臺。四是推動人才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支持北部灣大學深化與國內外知名院校合作,開設緊缺專業,加強本土人才培養。充分發揮海洋四所等科研機構及廣西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大師工作站作用,為北欽防產業協同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北海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