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宏觀 金融 行業 國企 民企 人物 新資訊

首頁>經濟>資訊

紓解企業之困,“抱起來”還是“扶起來”?

——業界人士建議先拉個企業致困清單

2022年01月18日 09:27  |  作者:崔呂萍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這兩年,中小企業發展面臨不少困難。剛剛參加完北京市政協十三屆五次全會的北京市政協委員、民建北京市委會青工委主任、美臣投資董事長黃軼,近日和政協報記者表示,期待今年有關部門能夠在北京市范圍內,開展困境企業摸底排查工作,實施建立企業重整機制。

黃軼的這個想法也得到了多位業界人士的力挺。大家認為,要幫助企業走出困境,先要摸清企業被困的方位和“傷情”,之后才能對癥下藥。

 編制好紓困登記表

以北京市為范圍,摸底調查處于困境的企業,黃軼認為可以統籌安排。

第一步是設定好困難勾選項:困在產業鏈、供應鏈哪個環節;致困原因是什么,是自身經營不善、原材料價格上漲、員工成本上升、產品積壓、融資成本高還是應收賬款過高。

第二步要對現行國家、地方扶持中小微企業的具體政策進行細分列表:政策落地是否存在“最后一公里”“斷頭路”“三岔路”等問題。

第三步是打分評級環節,也就是定癥:困難疊加且政策實際利用效果不好的企業,分數要高一些。

第四步是引導、建議環節,也就是開藥方:能救的,集中火力;能扶的,盡快支援;能重組的,政府要做好“媒人”;積重難返的,也要避免猛藥喂給“僵尸企業”造成資源浪費。

那么,這件事該由誰牽頭做?“我認為發改委和政務服務局可以做牽頭人。政協委員和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也應該圍繞中小微企業生存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積極建言獻策。”黃軼表示。

 兼顧行業承壓差異

“北京的企業布局有鮮明特色,科技創新型企業扎堆兒。所以我建議圍繞這類企業,我們要拿出更細致的調查問卷。”在民建北京市海淀區會員、德徽創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泓江看來,可以供科技創新型企業勾選的致困名目中應包含科技成果轉化周期與成本、人才培養和流失情況、技術產業交流是否缺乏主流平臺以及公立科研機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及創新中心對公眾的開放程度等。

“針對科技型企業,我的一個迫切建議是建立以知識產權為核心的促進保護機制。”王泓江提供了思路。

民建北京市海淀區會員、北京明辰智航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小明提出,現在看,科技型企業最大問題,是很多創業的科技型企業創造出了顛覆性或與傳統技術不同的解決方案,但這種解決方案在實際推廣中,因為企業知名度差,企業體量小,很難被甲方(特別是政府、國企)接受,如果中小型科技創新型企業能與所在行業中的國企央企結合,利用國企央企的信用背書拓展市場,這對國家推動科技型創新、數字化轉型來說,具有戰略價值和現實意義。

在民建北京市海淀區會員,國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袁國術看來,行業協會應參與到企業致困的調查研究隊伍中來。一方面,對行業企業情況進行排查、了解行業發展情況、指導行業發展是行業協會的本職工作;另一方面,行業協會有大量深諳行業發展規律的專家,可以深入排查,抓住主要矛盾,找出關鍵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政協委員、黨派人士中有不少專業人士,在宏觀和微觀上理論高、實踐多,也應參與其中獻計獻策。

“特別是對于科技型企業,我們應重點聚焦‘專精特新’,以科技創新引領企業發展。對基礎制造企業,要以標準化促進管理,提升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構建企業發展護城河。對服務型企業,要重點抓數字化,建立便捷數字化閉環服務系統,了解客戶潛在需求,形成服務方案,快速觸達客戶。”袁國術表示。

平衡線上線下市場

企業生存發展,當前也存在線上熱、線下冷的情況。在這件事上,民建北京市海淀區企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車客家園網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冀永強表示,實體商業是社會生產、流通、消費、運行的血脈。近幾年來,國家出臺各類減稅降費、優化營商環境、鼓勵線上線下結合、對中小微企業的幫扶政策及措施,緩解了部分實體商業面臨的壓力,但由于轉型并未形成有效樣板、支撐轉型的理論體系不夠牢固,使得中國實體商業當前仍面臨轉型“大考”。

據冀永強介紹,傳統的商業環境下,產品經由“生產商—分銷商(如代理商、批發商)、終端門店(商場、超市、便利店)—消費者”完成流轉。而互聯網時代的商業環境,則發生了根本性改變,電商打著消滅中間商的口號,使得廠商和消費者直接交易,贏得了蓬勃發展的機遇。

但上述狀態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從發展的角度看,電商特別是純粹的線上銷售優勢明顯,但問題也越來越多,實體店(大部分都是中小微企業或者是夫妻店)紛紛倒閉、電商獲客成本越來越高、網上都在比拼誰的價格更低,只有低價才有量,其對消費升級,特別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部分負面作用也在逐步顯現。

兼顧區域經濟發展

民建北京市海淀區會員、北京正興天寶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聯合創始人肖靜認為,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我們不能有“誰家孩子誰抱”這種局限性視角。對于北京來講,應該切實把京津冀協同發展當作一盤棋來下、通盤考慮,可以將天津變成北京通向海洋的外港,把北京變成一座“沿海城市”,不能把河北只當作北京的后花園,可以釋放河北更多的發展潛力。

“同時,我建議咱們多學上海,在經過切實調研和產業結構分析后,引導京籍企業有序遷往天津、河北,但不能搞‘一刀切’,企業選在這個地方發展,一定是看重了某些發展機遇或者政策,可能是人才研發、稅收、土地租金優勢,也可能是上下游企業優勢。政府相關人員不能‘一刀切’,搞拍腦門式的想當然。金融扶持上,也不能雷聲大雨點小,搞抓大放小,只盯過去,不看未來,不能只看營業額和虧損,不看企業下一步的市場前景。”肖靜據此提出,走訪在京企業這件事本身,也不能流于形式,應對企業做到一企一策、對癥下藥。

《 人民政協報 》 ( 2022年01月18日   第 05 版)

編輯:秦云

關鍵詞:企業之困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一级在线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视频 | 一级A爱做片免费观看国产 香蕉精品偷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网站你懂得 | 亚洲理论在线a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