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2022地方政協全會掃描>新聞動態

在“共富”引領中駛向下一站幸福

2022年01月17日 19:21 | 作者:李宏 鮑蔓華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1月17日電(記者 李宏 鮑蔓華)2021年6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發布,浙江省委十四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隨即召開,開啟了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的大幕。

浙江是中國最富裕的省份之一,也是區域發展最平衡的省份之一,更是民營企業強大,“藏富于民”的省份。浙江11個地級市,有10個市人均GDP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發展比較均衡。此外,浙江有9成企業是民營企業,它們創造了當地超過7成的稅收。

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實踐。

“國之稱富者,在乎豐民。”在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的演講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要實現共同富裕,但不是搞平均主義,而是要先把“蛋糕”做大,然后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水漲船高、各得其所,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開篇、謀局、破局……半年來,浙江大地總動員,抓落實、作部署、定方案,一項項旨在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探索漸次展開。浙江的創業環境越來越好、“1小時交通圈”越擴越大、老有所養、幼有所育……高質量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所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讓百姓有更多的深刻體驗。

日前召開的浙江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上,“共同富裕”自然也是委員們建言的熱點話題。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融媒體記者視頻連線采訪了浙江省政協常委、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省政府參事,浙江工商大學MBA學院院長、浙江金融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錢水土,杭州市西湖區政協委員、菌菇種植專家韓省華,暢談浙江高質量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

要“做大蛋糕”,還要“分好蛋糕”

a

共同富裕,不僅要看“平均數”,還要看“大多數”;不僅要“做大蛋糕”,還要“分好蛋糕”。浙江省政協常委錢水土時刻關注著“共同富裕”從愿景走向“施工圖”的關鍵環節。

b

在錢水土看來,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既有利于進一步豐富共同富裕的思想內涵,又能探索破解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

c

“對身兼‘數字經濟大省’和‘制造業大省’雙重身份的浙江而言,數字化改革,打開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空間。沒有高質量發展,共同富裕將成為‘無源之水’。如今,浙江正在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把科技強省作為一個重要的戰略支撐點。那么,金融發揮更好支持將攪動高質量共同富裕建設的一潭活水。”作為金融專家的錢水土希望能構建雙制度為核心的技術創新的金融支持體系。“這樣便于對技術發展創新能力強的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同時要創建金融業跟創新產業的協同聯盟,以推動創新類區域間的橫向聯合,促進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提升生產現代化水平;深化共同富裕目標下區域協同發展的認識,構架分區施策的金融支持體系。”

d

錢水土認為大水漫灌式的金融資金支持屬于金融資源浪費,還有可能加大地區間的發展差距。他建議金融宏觀調控政策采取精準滴灌,以層次化、專業化特色化為導向,構架分區施策的金融支持體系。“浙江經濟很重要的一塊是民營小微企業發揮重要作用。但是小微企業又是在融資過程當中受約束最大,比較困難的一個群體。”錢水土呼吁加強對一些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的建設,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提升數據質量,優化信息的共享方式,從而提高資金需求雙方對接的效率,提升平臺的功能,為金融機構更好地為小微企業提供服務提供便利。

e

“未來希望更多關注于科創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發展,通過科創金融支持企業創新,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通過綠色金融支持整個社會的綠色可持續發展,通過普惠金融惠及全體人民,以實現我們共同富裕的目標。”錢水土說。

f

念好新時代的“山海經”

為了“共富”的班車一個不落,“先富帶后富、幫后富”的浙江瞄準了山區26縣,放出念好新時代“山海經”的大招。通過強化陸海統籌、山海互濟,全省50個經濟強縣結對幫扶26縣。同時,支持26縣到省內發達地區投資建設產業、科創、消薄(消除薄弱)等三類“飛地”。目前,30個“消薄飛地”已實現26縣全覆蓋,11個“產業飛地”簽訂了共建協議,并積極推動杭州、嘉興等地為26縣集中布局“科創飛地”。在縮小城鄉差距上,浙江將“重棋”落在了“三農”上。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王通林坦言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主戰場在“三農”,短板弱項在“三農”,品牌亮點也在“三農”。

杭州市西湖區政協委員韓省華對這個觀點也是深以為然。身為菌菇種植專家,韓省華在全國20多個省市150多個縣進行過農業扶貧方面的技術服務,深入了解了農村的情況,也了解農民的需求。

“如今,通過新技術、新產業提升農村產業發展,是美好鄉村建設的方向。改革開放40多年來,許多地方依靠新技術,形成新產品,為美好鄉村建設帶來了新的活力。一縣一品、一村一品的產業格局是促進美好鄉村建設發展的新引擎。”韓省華建議發展鄉村產業,首要任務是建設現代農業。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前提下,結合各地的實際發展特色農業,把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做大做強,做出品牌,使之成為農民增收就業的重要途徑。

“農業的發展方向與城市發展、人員流動密不可分。對于城市,需要配套的農業,有品牌,有追溯,有觀光,有可視,需要政府主導,引導企業實施;對于鄉村,則應當有所區別,允許農戶有自主經營的權力和范圍,并且開放一定的自由農貿市場;允許農民繁育不會影響主要糧食作物和影響環境的農作物種子,以保留原始的中國特質的農業種質資源。”韓省華說。

“中國農業的發展需要綜合性、復合型的人才;農村社會結構和經濟結構的變化,則需要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市場發展,農貿市場是城市農產品安全的最主要防線,加強對批發商、零售商(市場攤主)的培訓與教育,支持與獎勵。電子商務一定會取代一部分傳統經營的農產品。鮮品的配送也一定會突破。農村環保產業也是長久的投資的亮點。”說起農村,韓省華的話題源源不斷。

未來已來,將至已至。以共同富裕為要,浙江各地正按照自身優勢與短板的“施工圖”,既彰顯共同富裕底色,又體現地方特色,搭載著“共富”專列駛向下一站幸福。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观看 | 亚洲日韩欧美精品国产 | 香蕉超级碰碰碰久久久97 | 五月天综合网在线欧美 | 午夜福利国产观看视频1 | 中文字字幕专区在线精品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