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理論>建言立論
做好團體提案工作促進青年成長發展
通過政協提案,反映青少年普遍性訴求,協助黨委和政府促進青少年成長發展,是共青團參與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重要內容。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圍繞深入實施《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積極發揮組織、界別優勢,高質量提出相關提案,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過程中促進青少年成長發展。
聚焦“國之大者”、服務青年發展,找準提案切入點。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以來,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把集體提案工作擺到突出位置,發揮整體合力、提高履職效能,提交提案37件,其中《關于引導新興青年群體有序社會參與的提案》《關于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提案》《關于建設國家級心理健康服務平臺,有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提案》等3件團體提案被評為全國政協“好提案”。2019年,共青團界提出的《關于努力促進新生代農民工社會融入的提案》被評為全國政協成立70年來有影響力重要提案。
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始終從政治上研究把握“國之大者”,從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分析思考選題,注重體現黨政關心、社會關注、青少年關切的緊密結合。始終把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領、價值觀塑造、精神素養培養作為重點,持續跟進、不斷深化。始終圍繞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縱深實施,聚焦就業創業、租房住房、婚戀生育、社會保障、社會參與、子女教育等青年發展領域的普遍性問題,確保政策倡導更加集中、代言效能更加凸顯。
嚴格質量標準、構建工作閉環,增強提案時效度。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深入落實《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提案工作條例》,自覺樹立質量意識和精品意識,不斷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調研研究能力、聯系群眾能力、協商代言能力,在提高質量、注重實效上下功夫,形成“深入傾聽調研——會商凝聚共識——發出集中呼吁——推動問題解決”的工作閉環。
用心傾聽研判,做到“有的放矢”。結合共青團、青聯改革,建立線上直接聯系青年的工作機制,準確了解青年的“急難愁盼”,開展“青聲@兩會”網絡建言征集活動,為提案的選題帶來“源頭活水”。
深入調查研究,確保“有理有據”。開展“青少年發展研究”省部級課題申報評審,實施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數據監測和政策評估,密切關注職能部門政策制定和實施情況,通過調研提出有針對性、有說服力的建議。
集中呼吁發聲,實現“有效代言”。注重把聯系青年的整體效應、共青團的組織效應、政協平臺的政治表達效應疊加起來,提高團體提案的影響力。每年兩會前,各級團組織集中舉辦“共青團與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兩會期間,組織好提案提交、政協大會發言、界別協商議政等工作。
持續跟蹤辦理,力求“落地有聲”。主動跟蹤所提出提案的答復辦理,積極聯系承辦部門,努力在協商中達成辦理共識,推動問題得到重視并有效解決。
暢通協商渠道、提升協商能力,當好青年權益代言人。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結合提案工作,進一步創新和豐富協商載體、規范協商工作機制,更好樹立起青年權益代言人的社會形象。
拓寬參與協商的平臺渠道。依托人民政協中的共青團和青聯界別,廣泛參與政協組織的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等,就涉及青少年成長發展的重大問題進行協商探討,發揮建言獻策、參政議政作用。
組織青年廣泛參與協商實踐。搭建各類青年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工作平臺,組織青年廣泛參與基層選舉、議事、公開等自治和管理實踐,完善民主懇談、民主議事等制度,在實踐中提高政治參與能力。
開展青少年制度自信教育。在政協機關指導下,開展青少年模擬政協提案征集活動,推廣“模擬兩會”“青年匯智團”“青少年議事堂”等創新做法,引導青少年了解并有序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在實踐中感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提案 青年 工作 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