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多黨合作>史料縱覽
追憶農工黨“最老黨員”彭卓平
2018年1月19日,農工黨廣東省委會機關同志看望彭卓平(前排右二)。
2019年4月19日,中國農工民主黨創始人之一彭澤民的長女彭卓平同志,一位慈祥、善良,飽經風霜卻幸福美滿的跨世紀老人——農工黨“最老黨員”,在睡夢中安詳地走完了她108年的人生旅程。
繼承父業 樂于奉獻
1911年7月4日,彭卓平出生于馬來西亞,12歲時只身乘船從吉隆坡回國讀書,就讀于廣州真光中學。1935年畢業于嶺南大學文學系,曾任廣州淑正小學校長,之后在嶺南醫學院工作,任職于院長辦公室,后歷任華南醫學院、中山醫學院教務科科長和中山醫學院圖書館館長,一直從事著行政、教學管理及教輔方面的工作。
彭卓平在中山醫學院教務科工作,對每位學生都很和善,能熟記許多學生的名字。學院的教務工作很多很繁雜,但彭卓平工作努力認真,耐心細致,總能做到忙而不亂,把各項教務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師生都很敬佩她。彭卓平作風樸實、團結同事、甘于平淡、熱心服務師生,她先后見證了嶺南醫學院、華南醫學院、中山醫學院的發展,為學校的教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彭卓平的優良品德為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學子樹立了好榜樣,為晚輩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與彭卓平相識,是20世紀90年代初筆者在擔任農工黨中山三院支部擔任聯絡員的時候。當時,在中山三院,沒有固定開展支部生活的地方。彭卓平就主動招呼趙耕源教授、黃鐸香教授等支部的黨員們到她家里開展支部生活。每當大家聚集在她家的時候,她都精心準備好茶水和水果,有時還自制蛋糕和點心招呼大家,讓黨員們倍感大家庭的溫暖,組織生活過得很開心。
彭卓平那時已年過八旬,但身子骨依然非常硬朗,日常起居、讀書看報樣樣行,是當時三院支部中年齡最大的農工黨黨員。彭卓平心胸豁達,性格開朗、愛好廣泛、樂于助人、對人和藹可親,以“博愛”精神面對人生,大家都親切地稱她為“彭姑”。
記得在彭卓平家中寬敞整潔的會客廳里,懸掛著孫中山特意親筆書寫給她的父親彭澤民的題字“博愛”。彭澤民是孫中山三民主義和三大政策的竭誠擁護者,著名的愛國主義戰士和政治活動家、愛國華僑的楷模,中國共產黨的摯友。彭卓平是彭澤民的長女。彭卓平深情地告訴我們,父親是南洋最早追隨孫中山的愛國人士之一,在1923年3月專程從南洋回國到廣州拜謁孫中山,聆聽孫中山講述新三民主義及三大政策,接受孫中山的教誨。彭澤民充分利用《益群日報》將國內新形勢下的革命運動迅速傳播到海外,激勵了廣大僑胞的愛國熱情。1925年冬,彭澤民當選為華僑代表返回廣州出席“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前結識了毛澤東、周恩來、宋慶齡、鄧演達等革命家。
彭卓平還曾回憶,1931年的一天,她在廣州讀書,恰逢假期,便回家探望父親和弟妹們。當她剛邁進家門,就猛然看見客廳內懸掛著一赴挽聯:“不為君吊為君歌,革命犧牲算什么”“一死能留天下法,愧他冠帶自峨峨”挽聯的中間是鄧演達的遺像。從父親極度悲傷憤恨的神情中,彭卓平得知鄧演達被國民黨反動派殘忍地殺害。父親在悲憤之中提筆作了《哭鄧擇生先生》七絕四首。從其中一首“被捕勞君問訊馳,君因為我自忘危,何期尺素遙領日,即是承君永訣辭”的詩里,彭卓平看到了鄧演達和父親之間的深情厚誼。
鄧演達雖然壯烈犧牲了,但敵人的囂張氣焰壓不倒為正義而斗爭的農工黨黨員們。彭卓平說,父親經常鼓勵大家要學習鄧演達的革命精神,繼承他的遺志,反對獨裁,爭取民主。彭卓平還說,她雖然沒見過鄧演達,但她從父親的教誨中了解了鄧演達崇高的愛國主義思想,她從小就耳濡目染革命先輩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舍身忘我,不惜流血犧牲、頑強戰斗的感人事跡。父輩們為廣大民眾追求民主、舍身忘我的精神激勵和影響了彭卓平的一生。
1956年10月,彭澤民在北京逝世。為了繼承父親的遺志,同年底,彭卓平經前輩丘哲、李瑚等人介紹,和愛人一起加入了農工黨。彭卓平熱愛組織,積極參加支部活動,曾任農工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支部委員。彭卓平心胸豁達,關心身邊黨員,熱心公益事業,每當國家遇到自然災害或身邊的同志有困難時,她都主動伸出雙手,熱心慷慨解囊相助。彭卓平還為廣東省四會市城中街道白沙村的彭澤民故居提供了有關圖片和文字資料,還提供了彭澤民銅像,豐富了展廳內容,彭澤民故居現已被列為廣東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74年6月,彭卓平退休后,彈琴練拳,含飴弄孫,她在享受天倫之樂之時,仍眷戀著組織,組織觀念依然很強。彭卓平雖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積極參加各項組織活動,對農工黨的熱愛更深更濃。
德高望重 備受尊敬
2009年初,農工黨廣東省直屬基層組織成員近千人在廣州舉行迎春茶話會。年近百歲的彭卓平接到通知后,興致勃勃地早早來到會場,和省直屬支部的廣大新老黨員們歡聚一堂,敘舊迎新,共賀新春佳節。那天,彭卓平還和時任農工黨中央副主席、廣東省委會主委王寧生及農工黨廣東省委會原副主委陳本能親切交談,愉快合影。
進入21世紀后,農工黨廣東省委會更加關心彭卓平的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多年來,農工黨廣東省委會專職副主委劉啟德一行常到彭卓平家中探訪慰問,與她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2017年6月30日下午,在彭卓平生日前夕,農工黨廣東省委會機關干部一行前往彭卓平家中探望。彭卓平客廳的墻上,左邊懸掛著1949年3月彭澤民與朱德的合影,中間是一幅1952年彭澤民受命代表毛澤東主席率中央民族訪問團赴東北、內蒙古,傳達毛主席和黨中央對少數民族的關懷和慰問的宣傳海報;右邊是農工黨廣東省委會機關干部一行近年來親切慰問彭老的照片。慈祥和藹的彭卓平在寬敞的客廳,微笑著歡迎大家的到來。
彭卓平的小兒子陳渡以及從海外趕回來為彭卓平祝壽的長孫等一家人和省委會機關干部們圍坐在客廳里暢談,共同回顧了彭卓平為教育事業、為農工黨的發展、為統一戰線所做的積極貢獻。
“山中也有千年樹,世上難逢百歲人”,彭卓平創造了健康長壽的人間奇跡。有規律的生活加上樂觀的心境,是彭卓平長壽的秘訣。彭卓平膝下有三個兒子、三個女兒、四個孫子、八個孫女,四代同堂,其樂融融。每逢節假日,在海內外生活和工作的兒孫們及親朋好友便紛紛來到她的身旁,大家相聚一堂,盡享幸福和快樂。
2018年1月19日上午,農工黨廣東省委會機關干部一行像往年一樣,前往彭卓平家中,劉啟德專職副主委為彭卓平送上了鮮花和新春慰問品,還將農工黨中央副主席龔建明主編的《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知識讀本》、農工黨中央宣傳部編輯出版的《中國夢農工情》以及由農工黨廣東省委會編輯出版的《同心同德再創輝煌》和《鄧演達誕辰120周年紀念畫冊》兩本畫冊等贈送給彭卓平和她的子女們。彭卓平翻閱了畫冊中彭澤民竭誠擁護孫中山先生“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積極參與創建中國農工民主黨的革命歷程等章節,回顧了老一輩革命家艱苦卓絕奮斗的一生。
2019年1月31日上午,農工黨廣東省委會機關干部一行來到彭卓平家中,為108歲高齡的農工黨“最老黨員”送上鮮花、慰問品和慰問金,向她及家人致以新春的問候和美好的祝愿,仔細詢問彭卓平的身體狀況、生活起居,叮囑彭卓平家人要好好照顧,和美喜慶地過好新春佳節。大家圍坐在一起互道祝福,殷殷關懷溫暖心間。
彭卓平出生于辛亥年,歷經國家從衰弱向興盛轉變的歷史時期。彭卓平的一生融入了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見證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今年是彭卓平同志逝世三周年,謹以此文紀念這位農工黨“最老黨員”。(馬文誼)
編輯:朱建華
關鍵詞:彭卓 卓平 農工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