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從手提包到雙肩包
——江蘇常州武進區政協文件包變化折射政協工作發展
人民政協網常州1月5日電 (本報記者 江迪 通訊員 萬家東 何啟華)
2022年1月3日,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政協全會報到。老委員們注意到,這次裝會議材料的包不再是手提包,而是改成了雙肩背包。
“用雙肩包去社區、村居、企業走訪調研就方便多了,兩只手自由了,可以更好及時記錄下基層的心聲了。”陳捷委員拎起雙肩包,背在身上比畫起來。還有委員在朋友圈曬出了照片,點贊武進區政協的貼心安排。
在籌備全會期間,武進區政協注意到,委員在基層調研期間,又要拎包又要做記錄,很不方便。以前會議發的手提包,在會后利用率不高。
包閑置的同時,委員卻忙了起來。2020年以來,在江蘇全省統一部署下,武進區政協全面推進“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工作,實現了議事室在全區所有村居的全覆蓋。同時,武進區政協創新開展了“一村一員一室 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推動409名委員全面下沉基層一線,實現每一名政協委員聯系一個村(社區)“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社情民意聯系點),積極投身鄉村振興第一線。
“有了基層聯系點,跑基層的機會多了,不僅要宣傳政策、服務基層、廣泛協商,還要收集信息、做好監督。去基層經常要帶些宣傳冊之類的材料,到群眾家門口聽意見,還要做記錄。雙肩包裝得東西多,還能夠解放雙手,非常適合我們委員跑基層。”吳文英委員說。這次她提交的進一步支持中小微企業應對疫情影響保持平穩發展的提案,就是在基層跑出來的。
吳文英委員并非個案。據悉,僅2021年,武進區政協委員圍繞就業、教育、醫療、居住、生態等課題,聯系群眾2000余人,開展微協商820余次,提出微建議350余條,開展微服務210余次,實現了政協委員走到群眾“家門口”履職。
注意到委員需求,武進區政協在嚴格遵守有關規定的前提下,本次會議的材料用包成了雙肩背包。
編輯:李京
關鍵詞:雙肩 委員 基層 手提包 武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