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促進未成年人權益的司法保護>發言摘登>委員發言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廣東省委會副主委,中山大學國際金融學院企業國際化與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兼企管系主任吳培冠:全社會共同努力提高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水平
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記者 賈寧攝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我國青少年抑郁檢出率為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檢出率為7.4%,檢出率隨著年級的升高而升高。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大約每5個青少年中就有1人遭受心理健康問題的困擾,10至19歲青少年群體遭受的疾病和傷害中,約16%是由心理健康問題引發。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問題是國內外共同難題,應該得到家庭、學校、政府、社會各方面高度重視。教育部連續出臺文件要求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規定了按照比例配置心理教師,提高心理教師待遇等舉措。但是,目前缺乏專職心理教師和專業心理健康輔導的問題依然突出。為此,建議:
一是建立健全經常性的社會心理服務疏導和預警干預機制,構建政府負責、教育部門牽頭、各方支持、公眾參與、學校落實的工作格局,強化家校共育,推進社區、社會組織、社工三社聯動,形成工作合力。突出關注關心青少年特殊群體,加大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研究,為未成年人心理危機干預和不良心理問題化解打好理論基礎。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預防重于治療,要鼓勵引導全社會正視心理健康問題,遇到問題主動及早尋求幫助。
二是發揮學校主陣地主渠道作用,配強心理輔導老師,提升班主任、任課老師心理輔導責任和水平。改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各學科課程教學中有效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內容。在學校目前師資不足情況下,支持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學校心理健康輔導工作。密切家校協作,暢通家校溝通渠道,指導家長科學開展家庭教育和家庭心理疏導。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