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督辦居家社區養老業重點提案
讓老年人“出得了門”“上得了車”人民政協網12月28日電(記者 范文杰)“希望不斷推進老年友好居住區環境建設,對公共通道、公共照明、社區休閑綠地、街心公園、社區健身場所等公共空間進行適老化改造,使老年人不僅‘下得了樓’,還‘出得了門’‘上得了車’。”日前,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就“支持居家社區養老業加快發展”的重點提案進行督辦。提案人對提案辦理過程及結果表示滿意并提出進一步建議。
會上,自治區政協委員周曉濤作為主提案人,介紹了提案的背景和建議。寧夏90%以上的老年人選擇居家和社區養老,住養老院的只有少數。但是自治區的財稅政策更傾斜于占少數的機構養老,提案建議政府進一步優化財稅政策,引導和支持居家社區養老業加快發展。
“針對您提出的‘建立老年人護理等級評估機制,實行老年人評估全覆蓋’建議,我們對60周歲及以上的特困供養人員、最低生活保障對象中重度殘疾、失能、失智、失獨家庭的老年人等進行了能力評估……”提案主辦單位自治區民政廳對委員們的建議逐條進行答復,同時也說明,目前只有部分縣區開展了老年人能力評估,全區統一的評估機制還不完善,下一步將開發符合自治區實際的統一規范、可操作的評估工具,在全區開展老年人能力評估。
截至2020年底,寧夏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96.17萬人,含在建現有養老機構168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201個、農村老飯桌615個、養老機構床位數3.2萬張。去年5月,寧夏被國辦通報為養老體系建設成效明顯的五個省份之一。委員們認為,提案主、協辦單位高度重視提案,辦理答復落實有效,對辦理結果滿意。
會議認為,自治區著力推進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但在社區居家養老方面的任務還十分繁重,相關部門要繼續提供匹配的服務,鼓勵社區為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康復護理、心理疏導等養老專業化服務。
會議建議,推進家庭適老化人居環境建設,對經評估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家庭開展適老化改造,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品質和自理生活能力。研究社區養老中基本醫療服務、康復護理等與醫保銜接的具體辦法,針對社區為老年人助餐實際情況,建立部門聯合監管機制,對于在民政部門登記的社區養老服務商,食品監管部門同步備案后允許其提供配餐送餐服務,以食品安全為監管重點。構建社區“醫養護”一體化服務網絡,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醫食”照護。
編輯:李京
關鍵詞:老年人 社區 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