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全面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大會發言
全國政協委員馬景林:促進家校社協同推動勞動教育走深落實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第四中學校長馬景林:
近年來,我所在的北京四中努力突破校內場地等現實條件限制,積極探索家、校、社協同推行勞動教育,積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一是勇于讓學生走出校門,體驗出力流汗的真實生產勞作。二是善于依托學生社團,結合志愿者服務工作,讓學生們有機會走進社區、醫院、養老院等機構開展服務性勞動。三是樂于家校合作,培養學生日常勞動技能。
實踐中,我們也深切感受到問題的存在:面對高中階段較大的升學壓力,仍有部分家長不舍得讓孩子從事體力勞動,孩子參與社區勞動的可能性降低了。部分社會機構出于安全等因素考量,對開門迎接學生參與社會勞動實踐顧慮重重。為此建議:
一、 虛實結合,強化家庭教育責任意識。不僅要讓家長和學生重視勞動技能培養,還要使其深信參與勞動對個人全面成長至關重要,認同勞動與知識學習密不可分的關系。要廣泛宣傳普及家庭教育促進法,幫助廣大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樹立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的良好家風,讓家長了解“勞動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實際價值,讓孩子從小懂得勞動之義、明曉勞動之責。
二、 密切聯系,探索家校合作有效路徑。支持學校強化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利用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家長會等多種途徑密切家校聯系,鼓勵家校共同制定勞動活動規劃方案、勞動任務清單,家校社區攜手開展社會公益勞動等。使勞動教育切實融入家庭日常生活。加強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建設,協調家、校和社區的合作,開展高質量的生活本領教育。
三、 健全政策,挖掘用好社會教育資源。進一步健全配套政策,幫助學校拓寬與社區和社會有關方面的溝通渠道,就場地運營、資源互通、安全保障等制定專項細則,有效調動社會力量的資源、資金、人才優勢。支持引導基層社區和社會組織面向中小學生開放更多公益活動資源。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