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重點行業(鎳鈷廢料再生利用)危險廢物環境管理研討會線上舉行
鎳鈷廢料再生利用行業危險廢物環境管理技術政策研究項目工作組正式成立
危險廢物環境管理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方面,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內容,對于改善環境質量、防范環境風險、維護生態環境安全、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11月2日剛剛印發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嚴密防控環境風險,開展涉危險廢物涉重金屬企業、化工園區等重點領域環境風險調查評估。
作為具有時代特征和資源環境雙重屬性的鎳鈷廢料,從鎳鈷金屬原礦冶煉到鎳鈷產品制造、鎳鈷廢料再生利用,鎳鈷廢料的產生貫穿鎳鈷產品全生命周期。隨著我國新能源產業的高速發展,加快了鎳鈷廢料產生量的快速增長。促進鈷鎳廢料高效回收利用,對于保障新能源產業供應鏈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鎳鈷廢料組成復雜、有毒有害污染物種類眾多,涉及到鎳、鈷、錳等重金屬,以及氟化物和有機污染物等,受到政府和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而由于小散亂回收廣泛存在,部分廢料處理不規范,多點無序污染排放,極大增加了鎳鈷廢料的環境管理難度。
為貫徹落實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規范含鎳、鈷廢料再生利用活動環境管理,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聯合北京資源強制回收環保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共同發起設立了“鎳、鈷廢料再生利用行業危險廢物管理技術政策研究”項目。
12月3日上午,重點行業(鎳鈷廢料再生利用)危險廢物環境管理研討會召開線上會議,基于我國鎳、鈷廢料再生利用行業及行業上下游現狀調研,全面識別評估各類冶金尾料、廢電池電極材料粉料等行業主要生產原輔材料,及廢溶劑、除雜渣、廢鹽等再生利用過程主要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環境風險,以鎳鈷廢料環境管理為研討對象集思廣益,通過規范鎳鈷廢料的產生、收集、轉運、利用、處置等行為,為研究制訂行業危險廢物環境管理指南、完善行業危險廢物環境管理技術政策提供重要支撐,推動相關工作有序進行,支持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當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重金屬污染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柴立元,生態環境部固體司危廢處處長孫紹鋒,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總工程師韋洪蓮、危險廢物管理技術部副主任、正高級工程師鄭洋,清華大學教授李金惠、徐盛明,中南大學教授林璋,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席曉麗,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孫峙,聯盟秘書長何葉等領導專家及企業代表200余人參與研討。與會嘉賓對“鎳、鈷廢料再生利用行業危險廢物管理技術政策研究”項目給予高度評價,并從專業角度建言獻策提出修改與增補意見,共同探討“鎳鈷廢料再生利用”產業鏈協同高質量發展之路。本次研討會由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濕法冶金清潔生產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曹宏斌主持。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的污染防治工作,新修訂的《固廢法》進一步完善了固廢和危廢法律制度。今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改革實施方案》,就提升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夠提出了明確要求。11月2日剛剛印發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也明確提出到2025年,固體廢物和新污染物的治理能力要明顯增強。
“隨著新能源產業高速發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像鎳鈷廢料等廢物也大量產生,需要我們引起高度警惕并加強科學研究。”生態環境部固體司危廢處處長孫紹鋒建議,要進一步開展典型固體廢物鑒別和環境風險評估研究,找準環境風險高的危險廢物,為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以其配套的豁免管理清單修訂提供技術支撐,同時開展典型危險廢物利用處置過程的污染防治研究,找準污染防治關鍵點和有效措施,為相關技術規范制修訂提供技術支撐,要開展典型危險廢物全過程環境管理的研究,找準環境管理的一些重點、難點和堵點,為完善危險廢物的相關法律制度提供技術支撐。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總工程師韋洪蓮介紹,此前在生態環境部固體司的指導下,固管中心在政策管理和技術支撐研究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參與了《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的修訂,牽頭起草了《廢鋰離子動力蓄電池處理污染控制技術規范》,以及重點行業危險廢物環境管理指南,參與了危險廢物管理許可證的經營辦法、轉移辦法、鑒別辦法等重要文件的起草和相關技術支撐工作。他呼吁與會嘉賓共同做好研究項目,為生態環境部危廢管理提供有力技術支撐,共同促進廢舊動力電池等鎳鈷廢料規范、收集、利用等,助力新能源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研討會上,與會嘉賓分別從“鎳鈷資源綠色高值利用關鍵技術與應用”“典型鎳鈷廢料污染控制技術研究進展”“典型危險廢物鑒別技術及應用”“鎳鈷廢料再生利用工藝”四個方面作了主題發言。
“要實現鎳鈷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要緊抓資源保障、開發利用和產品端策略等三個方面。”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冶金研究設計所所長王海北認為,需要加大硫化鎳礦資源勘探找礦力度、積極布局海外資源,從而保障我國鎳鈷資源安全;開發低碳/無碳冶金技術,降低能耗,實現鎳鈷資源開發的綠色發展道路;圍繞電池制造設計產品方案和結構,開發短流程直接制備三元前驅體產品和開發高鎳三元前驅體。
“鎳鈷廢料污染控制需要從全過程統籌考慮,突破預處理、提取階段、萃取階段、材料階段等關鍵環節的典型污染物控制關鍵技術及裝備。”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孫峙以鋰電廢料為例介紹了污染控制技術的研究進展,表示未來會結合污染物大數據平臺向智能、精準控制方向推進。
“危險廢物是一種特殊的固體廢物,僅有一小部分收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其余需要根據鑒別標準和鑒別方法進行鑒別。”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土壤與固體廢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郝雅瓊詳細介紹了危險廢物鑒別流程以及與之相關的國家標準,指出鎳鈷廢物是否屬于危險廢物,需要分析廢物來源、調研產生工藝等。
金川集團公司鎳冶金廠環保經理高澤磊、蘭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環保經理高海銀根據金川集團公司鎳鈷廢料的生產實踐,分別介紹了鎳鈷廢物的再生利用工藝方法、特點、要求及未來發展方向。
會議期間,鎳鈷廢料再生利用行業危險廢物環境管理技術政策研究項目工作組正式成立。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懿、中國工程院院士柴立元擔任項目工作組顧問,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濕法冶金清潔生產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曹宏斌任工作組組長,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總工程師韋洪蓮任副組長。
北京資源強制回收環保產業技術聯盟副秘書長曹國慶代表項目工作組介紹了工作計劃及工作組章程。
據悉,工作組后續將通過促進鎳鈷廢料上下游的危險廢物環境管理推動鎳鈷廢料規范收集、利用,建立行業鎳鈷廢料資源化利用的環境安全保障,開展鎳鈷廢料高值利用綠色技術研究與應用,推動行業綠色化、低碳化。同時,還將進一步推動環境標準與規范國際化對標,提高我國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
本次研討會由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北京資源強制回收環保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合主辦,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中南大學、衢州華友鈷新材料有限公司作為支持單位。
華東科技大學教授楊家寬,北京科技大學教授王成彥,昆明理工大學教授寧平,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教授王景偉,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高級工程師吳廣龍,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陳宋璇、浙江華友鈷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劉秀慶和鮑偉、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宇平等嘉賓共同出席線上會議。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廢物 危險 鎳鈷 廢料 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