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國際金融論壇第18屆年會開幕
人民政協網廣州12月6日電 國際金融論壇(IFF)第 18 屆全球年會12月4日在廣 州南沙開幕。此次會議以“全球挑戰下的可持續發展:競爭、 變革、合作”為主題,聯合國副秘書長兼亞太經社委員會執 行秘書阿里沙赫巴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 學家吉塔·戈皮納特,哈薩克斯坦前副總理、阿斯塔納國際 金融中心主席凱拉特·克林貝托夫、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 所前主席吉姆·奧尼爾,IFF理事、土耳其前副總理邁赫邁 特·希姆謝克,IFF理事、沙特國家發展基金首席執行官史 蒂芬·格羅夫,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 等專家學者, 通過分析解讀疫情、通脹和氣候變化等多重挑 戰下的全球經濟格局及其變化趨勢,對世界經濟形勢進行解 讀、展望與總結。
“我們的世界正在經歷各種振動,除了經濟的振動,還有 其他領域的振動。經濟復蘇在不同的國家中非常不平衡,與 此同時,我們看到有 8900 萬人口會重新回到極端貧困的境 地,這是我們亞太經社委員會的數據。”聯合國副秘書長兼 亞太經社委員會執行秘書阿里沙赫巴納說。
眼下,世界經濟面臨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 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復對全球經濟復蘇帶來了新的不確定因素,發展中國家疫苗接種進展緩慢給經濟復蘇蒙上了陰影,而主要經濟體面臨的通脹壓力給其貨幣政策的走向也帶來諸多變數。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 也認為,世界經濟下行的風險十分明顯。“我們看到全球復 蘇在 2021 年仍然在繼續,但是我們現在遇到越來越多的逆 勢,同時也有一些非常明顯的斷層,我們已經提出了一個新 的預期值,全球 2021 年的增長是 5.9%,2020 年是 4.9%,但 是總的來說我們能夠看到一種下行的風險,今年和明年都是如此。”
吉塔·戈皮納特指出,經濟復蘇的速率在各地有著很大的 差異,發展中國家的復蘇是相當快的,尤其是回到了疫情前 的水平。對于很多的新興經濟和發展中經濟來說,我們看到 中期為止,還有很長時間的掙扎,他們沒有辦法回到疫情之 前的發展預期,到 2024 年、2025 年也沒有辦法達成這一點, 所以這里面其實是有大量的差異。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前主席吉姆·奧尼爾也認為,近 兩年來發生的情況可以說是頗為戲劇化的,新冠疫情對經濟 造成的影響程度,至少 3 倍于 2008 年到 2009 年金融危機所 帶來的影響,這事實上令我們很多人都非常震驚。在過去很 多日子里,我們都嘗試更為樂觀的判斷,最糟糕的情況已經 過去,但就在我發言的這個時刻,歐洲很多國家仍正經歷又一波感染率的上升。 吉姆·奧尼爾指出,盡管世界經濟已經出現了 V 型復蘇,
但通貨膨脹帶來的挑戰十分嚴峻,這一年即將結束,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世界上很多地區存在著通脹的壓力,沒有人確定這種通脹壓力是暫時性的還是永久性的。
“除了這些周期性的影響外,還存在著非常重大的戰略結 構性的挑戰,比如氣候變化問題、未來全球健康疾病預防問 題,很多問題都跟國際安全和貿易有關,從這個意義上說, 加強國際政策協調的必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吉姆·奧尼爾說。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當今各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 這也意味著,面對諸多全球性的挑戰,世界需要以團結為基 礎,以合作為優先。
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主席、哈薩克斯坦前副總理凱拉 特·克林貝托夫指出,我們看到每個國家的經濟結構是不一 樣的,更加發達的國家現在已經做得非常不錯,但發展中國 家還需要獲得穩定的能源,才能夠進一步發展行業,我們需 要解決這方面各個國家本身的問題,但是我們要在全球層面 上進行攜手合作。
凱拉特·克林貝托夫表示,在疫情之前各國之間就已經存 在不平等的問題,因為疫情又進一步變得更加嚴重,在疫苗 的獲得,還有技術的獲得等方面,比如說寬帶、線上教育、遠程醫療等,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需求是不同的,發達 國家是有優勢的,但我們也認為,對新興市場,目前給予的 財政和貨幣方面的支持是不充分的,在現有的危機狀況之下, 我們應該能夠盡量用一種循環性的貨幣和金融政策來進行 支持,對于這些問題,我并沒有一個準備好的答案,但是我 認為,區域組織和多邊銀行應該在這個過程當中發揮更大的 作用。
阿里沙赫巴納澤則為發展中國家的短期和長期發展提出 建議,我們看到融資現在正逐漸遠離發展中國家所需的融資 方向,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情況。因此亞太地區的國家應該 進一步強化自己的財政政策,這樣一來才能夠在短期盡快地 克服不斷延遲的經濟復蘇,并帶來長期的繁榮。在長期來看, 政府必須要執行強有力的措施,這里面包括在資源的配給方 面的協調,其中一些措施也包括重新去分配非關鍵的政府支 出,以及更好地進行財富個人收入和土地、地產稅收的架構。 另外我們也有其他的一些工具,使得我們能夠使用離岸的創 新財務工具,對我們來說這些領域的國際合作也是格外有價 值的,并且能夠更好地支持達成可持續發展目標。
此外,阿里沙赫巴納澤還闡述了在債務減輕方面的一些特 別安排,“由 G20 國家來提出的債務減緩方面的一些安排倡 議,在 2022 年這樣的倡議會開始生效,這樣可以盡量地減 緩低收入國家的債務,考慮減少債務存量的各種方案和選擇。”
阿里沙赫巴納澤強調,“為了能更好地去落實這些倡議,我們需要要求發達國家更好地去參與這方面的協調努力。現在也有一些建議,應該建立一個主權債務基金、主權債務論壇,盡量要求人們提前進行參與和安排,在這種情況下,各國的利益相關方應該更好的審視現有的機制,并且重新及時、有序、有效而公平地做出決議,讓各個國家共同地承擔這個責任,并且能夠恢復公共債務的可持續性來增強各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能力。”
國際金融論壇(IFF)是總部設在中國北京的非營利、非 官方獨立國際組織,2003 年10 月由中國、美國、歐盟、聯 合國等20 多個國家、地區及相關國際組織的領袖共同發起 成立, 是全球金融領域高級別常設對話、交流和研究機構, 被譽為全球金融領域的“F20(Finance 20)”。
國際金融論壇(IFF)創立至今,已舉辦了17 屆全球年 會。本屆全球年會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國際金融論 壇(IFF)和廣州市政府共同主辦,由廣州市南沙區政府、 國際金融論壇(廣州)有限公司承辦。本次年會還得到了易 方達基金、廈門銀行、廣州農商銀行等機構的大力支持。(杜軍玲)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經濟 全球 國際金融 論壇 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