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港澳傳真 委員聲音 交流交往 港澳人物 圖說港澳

首頁>港澳>聚焦

香港青年掀起漢服熱

2021年12月03日 09:35  |  作者:徐金玉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馮惠菁(708781)-20211203091018

漢服日現場1(708779)-20211203091013

記者 徐金玉

香港興起的漢服熱,把美的享受、情感的認同、文化的滋養潛移默化地融入人們的生活中。

前不久,前中國跳水隊運動員、奧運冠軍郭晶晶更新了一則社交動態,迅速登上微博熱搜。“周末和先生一起參加了‘全港華服日’活動,我們都有機會穿起了漢服。此次活動鼓勵大家每逢傳統節日可以帶上一家老小,感受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以漢服為色彩,勾繪東方畫卷,以漢服為筆墨,書寫華夏風情,更好地向我們的下一代傳承、傳播、傳遞屬于我們的中華文化!”

配文中,郭晶晶身著一襲裁剪得體、氣質飄逸、顏色淡雅的漢服亮相,與多位表演者走上舞臺,端莊、溫婉的風情迎屏撲來。原來,這是當天在香港大學陸佑堂舉行的“全港華服日”倡議盛典現場。倡議書建議香港特區政府將每年11月22日定為“全港華服日”,鼓勵市民和游客在每年節假日及重大場合穿漢服、旗袍、長衫和中山裝等中華服飾,以更好地傳揚中華傳統文化、樹立民族自信。

和熱搜一起進入眼簾的,還有一張張活動現場的走秀靚照:身著秦漢曲裾深衣、晚唐仕女服、宋代褙子、明初方領對襟襖等各式漢服的姑娘們環繞秀場,觀眾瞬間置身于不同朝代漢服變遷的唯美意境中。

作為此次走秀活動的組織者之一,看到觀眾熱烈反饋的國風雅集社執行會長馮惠菁笑意款款。從接觸漢服文化以來,她最開心的事,便是讓更多人了解漢服、感知漢服文化的無窮魅力。

“3年前,我在內地第一次接觸漢服。當時,我組織學生到內地交流,驚奇地發現,無論是在上海、北京、廣州還是其他城市,都有很多年輕人身著漢服走在街上,仙氣十足,儼然成為城市中最亮麗的風景。”這般“一見鐘情”的相遇,讓回到香港的她難以忘懷,甚至悄然改變了她的生活軌跡,讓她從一個只是遠觀的欣賞者,變成了一個為之著迷的超級發燒友。

“漢服承載了華夏子孫的工藝、美學和禮儀文化,被視為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穿漢服體現了中國人對民族身份的認同,咱們中國人也要以穿漢服為榮。”馮惠菁說,正是這樣的興趣和初衷,讓她結識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并由此加入了中國香港國風雅集社的核心團隊,旨在將國風、文化、禮樂、美學匯集為一體,推廣中華五千年燦爛文明。

“社群于今年6月份成立,短短5個月,已聚集了300多位喜愛漢服、熱愛漢文化的同袍。我們每月組織文化學習、培訓,還設有漢服出行日活動,大家身著漢服,一起到街上打卡拍照。為了讓香港市民更好地了解漢服禮儀的文化魅力,我們借助節慶熱潮,發起端陽快閃活動、七夕漢服市集‘鵲橋圓夢會’、中秋節秋風漢服花月夜漢服體驗、7月1日‘賀建黨 慶回歸’青年接力跑表演活動等。”馮惠菁說,她常常會在街上聽到熱情路人的贊美聲,“你們穿的是漢服嗎?真的太美了!”

在國慶節當天,社員自發組織到維多利亞港進行歌唱表演,很多外國友人圍上來邊拍邊問。“香港中西文化交融,是我國對外交流的重要城市,我們正好借此優勢,通過漢服獨特的美,來傳播中國的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馮惠菁說,他們同期也在利用線上直播、線下活動的方式,面向社會不同年齡層推廣漢服文化。“我現在是香港天貓主播,基本上每天晚上會直播至少1個小時,也會時常身著漢服來推廣傳統文化;我們會走進校園,帶學生們實際體驗漢服;我們還計劃為老人專門定制漢服過壽,希望為他們帶來美好記憶。”

馮惠菁期待“全港華服日”倡議能夠得到特區政府和社會的認可。“之所以提倡將‘全港華服日’定為11月22日,是因為河南鄭州男子王樂天于2003年11月22日身穿漢服走上街頭,漢服隨后引起廣泛關注。我希望以后的每個11月22日,我們都能歡聚一堂,身著漢服慶祝這一美麗的節日。”

馮惠菁欣喜地看到,從3年前,香港路上幾乎見不到有人穿漢服出行,到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年輕漢服愛好者亮相香港街頭。“香港興起的這股漢服熱,將會把美的享受、情感的認同、文化的滋養潛移默化地融入人們的生活中。漢服,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馮惠菁說。


編輯:朱建華

關鍵詞:漢服 香港 文化 活動 馮惠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a级一a一级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v国产v天堂v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在线中文字幕有码中文 | 色综合天天狠天天透天天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