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聚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要聞
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偉力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綜述之四
“團結就是力量,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黨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也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一百年來,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奮斗,在進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奮起,從總結中提高,積累了寶貴的歷史經驗。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把這寶貴的歷史經驗總結為“十個堅持”。其中第九條就是:“堅持統一戰線”。
這是對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也是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把握。
中國共產黨走過100年光輝歷程。穿越百年風雨,團結的旋律始終高昂,共同奮斗的力量始終激蕩。
在百年奮斗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統一戰線擺在重要位置,根據各個歷史時期的具體情況和自身肩負的歷史使命,以強大的政治領導力和精神感召力不斷鞏固和發展“同行者”和“同盟軍”,運用統一戰線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有力地支持了黨和人民的事業,積累了發展和使用統一戰線法寶的豐富經驗。
連日來,廣大全國政協委員第一時間展開對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決議》的全面學習。委員們一致認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持和發揚黨百年奮斗的寶貴歷史經驗,團結一致同心干,風雨無阻向前進,不斷鞏固和發展各民族大團結、全國人民大團結、全體中華兒女大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生動局面,就一定能夠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偉力。
■ 全體中華兒女的光榮夢想和共同使命
在百年奮斗歷程中,中國共產黨高舉大團結大聯合的旗幟,不斷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發揮統一戰線重要法寶作用,逐步確立“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多黨合作方針,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和新型政黨制度,領導和幫助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上積極發揮作用、不斷發展進步。
“人心向背、力量對比始終是決定黨和人民事業成敗的關鍵,是最大的政治。”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分黨組副書記、駐會副主任楊小波說,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和新時代,無論歷史方位、內外形勢、肩負使命如何變化,我們黨始終都把統一戰線和統戰工作擺在全黨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斷發展營造有利的條件。
“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都和我們黨堅持統一戰線密不可分。”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占斌認為,統一戰線這個“重要法寶”,歷來是黨的總路線總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黨的光輝歷程和輝煌業績緊密聯系在一起。我們黨所創建的統一戰線也歷史地成為把廣大矢志復興夢想的愛國人士、愛國力量團結在自己周圍的堅固紐帶,推動了黨和國家事業的興旺發達。
眾力并,則萬鈞不足舉也;群智用,則庶績不足康也。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張連起一直以“能有機會在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這個舞臺上為建設現代化國家而思、為經濟社會發展而謀、為人民利益而呼”而感“殊為光榮”,他以親身經歷感嘆,人民政協這一專門協商機構組織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廣泛參與,堅持就改革發展穩定重大問題、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進行廣泛協商,既尊重多數人的意愿,又照顧少數人的合理要求,廣納群言、廣集民智、增進共識、增強合力,有效踐行“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這一人民民主的真諦,成為中國式民主的一種重要實現形式。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主題,也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光榮夢想和共同使命。
“通過深入學習,我深刻理解了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百年大黨為什么能夠成功、未來怎樣才能繼續成功,讓我看到了一個更加自信、強大的中國共產黨。”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劉紅宇直言,作為一名法律界的黨外人士,通過對全會精神和《決議》的學習,她感受到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和激勵,也更加堅定了對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民族復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信仰、信念和信心。
■ 廣泛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能量
統一戰線始終是中國共產黨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重要法寶。
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史,包含著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肝膽相照、攜手前進的同心奮斗史。各民主黨派始終與國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運,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榮辱與共。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史,包含著和各民主黨派肝膽相照、攜手前進的同心奮斗史。”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漢民深情回顧道,從民建創始人黃炎培到訪延安與毛澤東同志的“窯洞對”,到民建中央第三任主席孫起孟1993年提出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載入憲法的建議被中共中央完全采納,再到民建中央第四任主席成思危以“大合唱”來生動比喻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些正是統一戰線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重要法寶的最好體現。“往前走,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無數仁人志士的接續奮斗。”他說。
“堅持統一戰線被確定為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寶貴經驗之一,是中國共產黨偉大使命的必然要求。”在全國政協委員,民進廣東省主委、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魯修祿心底,中國民主促進會創始人馬敘倫先生“只有跟著共產黨才是在正道上行”的政治囑托代表了民主黨派和中華兒女的心聲,“堅持統一戰線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的寶貴經驗,也是包括各民主黨派在內的中華民族各階層的共同追求”。
黨的事業之所以宏大,復興夢想之所以偉大,既因為其目標高遠、藍圖宏偉、愿景美好,也因為我們黨不斷夯實、鞏固團結奮斗的思想政治基礎,廣泛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能量。
“這是對全體中華兒女和海內外廣大愛國同胞的激勵和鼓舞。”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海南省主委、海南師范大學副校長過建春表示,民主黨派作為愛國統一戰線的一分子,必須不斷豐富和發展好統一戰線這一重要法寶,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起更廣泛的人心和匯聚起更強大的力量。
“統一戰線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海納百川、厚德載物的廣闊胸襟。”全國政協常委,江西省政協副主席劉曉莊表示,邁進新時代,踏上新征程,作為統一戰線的重要成員,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要對標“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的新要求,自省、自警、自勵,擔責、負責、盡責,充分發揮新型政黨制度的獨特優勢,在新時代的“趕考路”上,始終與中國共產黨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共同鑄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輝煌。
■ “重要法寶”必將展現愈加強大的生命力
歷史長河不息,時代考卷常新。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已經開啟,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號角已經吹響。
“繼續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首先要深刻領悟新時代統戰工作的真諦,牢牢把握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線的核心要義。”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孫慶聚認為,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線的核心要義是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真諦是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教育、武裝一切贊同支持參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夯實共同思想政治基礎,把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都盡可能團結起來,把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都充分調動起來,真正做到團結奮斗合力筑夢,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偉力。
“‘堅持統一戰線’為民主黨派履職盡責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全國政協常委,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賴明表示,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疊加,社會思想文化多元、多樣、多變,堅持統一戰線有利于大團結大聯合,凝聚人心;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思想觀念束縛亟待沖破,堅持統一戰線有利于統一認識,凝聚共識;進入新發展階段,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提升國家智力資源核心競爭力,堅持統一戰線有利于集思廣益,凝聚智慧;在共襄民族復興偉業新征程上,需要全國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堅持統一戰線有利于博采眾長,凝聚力量。“各民主黨派要進一步發揮參政黨作用、展現新型政黨制度效能,助力中國共產黨在未來贏得更偉大的勝利和榮光。”他說。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副會長藍逢輝表示,作為黨外知識分子、新階層人士,要以黨的統一戰線思想為指引,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擔當盡職、履行委員責任,為新時代新發展,作出新貢獻。
“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一致性要有多樣性為基礎,多樣性必須一致性做指導;既不能過于追求一致性,也不能過于放任多樣性,關鍵是堅持求同存異。”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葉小文認為,未來要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廣聚天下英才,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形成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生動局面。
長河浩蕩,勢不可擋。中華民族新的“偉大歷史時間”已經開啟,集眾智,匯眾力,統一戰線這一“重要法寶”必將會展現愈加強大的生命力。(記者 王慧峰 司晉麗 朱婷)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