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畫好同心圓 建功新時代—議政江蘇>活動 活動
南京實施垃圾分類滿一年 未來繼續推動末端處理設施建設
11月1日,南京實施垃圾分類現已滿一周年,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召開《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一周年發布會,介紹南京垃圾分類實施情況和成果。一年來,南京各區、各相關部門全力以赴,廣大居民、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持,生活垃圾分類順利起步、進展顯著。
這一年,南京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基本建成,形成閉環。南京市城管局環衛處副處長龍瑞介紹,前端分類收集方面,南京全市有5148個小區建成垃圾分類亭房1.02萬個,有333個小區由車輛流動上門收集,103個小區“撤點并桶”。全市小區生活普遍實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集中投放”,分類收集基本全覆蓋。中端分類轉運方面,全市已有2800多輛收運車統一分類標識,實行“不同種類、不同車輛、不同去向”分類收運,進行“公交化”收運、預約收運新模式。末端處理方面,通過新建、升級處置設施,目前全市餐廚垃圾處理能力達到1050噸/日,廚余垃圾處理能力達到1650噸/日,可滿足目前這兩類生活垃圾的處理需求。
作為全國46個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之一,《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落地和實施,是從立法和制度層面的進一步完善和保障。南京市城管隊伍作為《條例》的執法主體,一年來的執法保障,始終貫徹規范化建設、踐行住建部“721工作法”。南京城管部門一年辦結垃圾分類案件11048起,末端執法協同源頭治理,組織開展爭優除差和微風行動,不斷提高垃圾分類實效。通過轉被動管理為主動服務,末端執法協同源頭治理,有序、有效地開展市生活垃圾分類的相關執法工作,對推動垃圾分類工作發揮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據悉,未來五年,南京市將繼續發力建設末端處理設施。2021年年底前,建成投運六合垃圾焚燒發電廠;2022年建成投運江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二期、棲霞區餐廚廢棄物處理廠;2023年建成投運江南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一期工程。預計到“十四五”末,南京市生活垃圾日處理能力將達到12000噸/日,餐廚垃圾集中處理能力達到1450噸/日、廚余垃圾集中處理能力達到1700噸/日,做到與南京城市的人口規模始終相匹配。(寧誠軒)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