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聞
滬滇協作為云南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新華社昆明10月28日電題:滬滇協作為云南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新華社記者楊靜
進入深秋,怒江江畔的云南省福貢縣鹿馬登中學,兩名新來的老師讓課堂氛圍熱鬧起來。他們是來自上海浦東新區川沙中學的富燕紅、鄒斌。
“支教是正確的選擇,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地理教師富燕紅在即將退休前,主動向學校提出申請,到福貢縣參與支教助學工作。
今年54歲的富燕紅是川沙中學的一名高級教師,10多年前就想參加學校的支教活動,但因學校地理教師少、教學任務重,最終無法參加。今年學校發布到云南怒江州支教信息后,她第一時間就報名參加。
從今年開始,浦東新區與怒江州結成對子,幫助當地鞏固脫貧成效、銜接鄉村振興。也正是如此,本沒交集的怒江和黃浦江實現了“交匯”,相距遙遠的怒江州和浦東新區攜手共進。
“兩位支教老師帶來了新的教學方法和理念,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鹿馬登中學校長黃桂兵說,學校里的學生都來自農村,知識面比較窄。
早在2010年,上海就開始幫助怒江州貢山縣的獨龍江鄉推進整族幫扶行動,獨龍族群眾能實現整族脫貧,住上安居房、培養出特色產業都離不開上海的支持。
去年,獨龍江鄉發生泥石流災害,巴坡小學被沖毀,64名學生只能到獨龍江鄉中心學校借讀。今年浦東新區結對幫扶怒江后,幫助巴坡小學恢復重建,預計年底可以投入使用,孩子們可就近就學。
過去5年,上海組織動員233所學校結對幫扶云南約260所貧困地區學校,幫助云南建設智慧校園、智慧教室,實現滬滇兩地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以補齊教育短板。
這種獨特的幫扶機制,在云南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后仍在繼續,還得到了加強:幫扶縣從74個擴展到88個,簽訂農業、教育、組織等9個專項協作協議。
上海加強了對云南的醫療幫扶協作,通過“引進來”“走出去”等多種方式,強化基層醫衛體系建設,提升醫衛服務能力。
2019年,上海市長寧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監督所副所長陳丕棟第二次申請到云南參與幫扶工作,協調成立上海市同仁醫院云南金平分院、提升醫院管理水平、開展教學培訓、加強人才培養……
“這是一名醫衛工作者的責任,也是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陳丕棟說,2007年到云南元陽縣勝村鄉衛生院開展3個月支醫過程中,他被當地的貧困震撼,也被群眾感動。回到上海后,他一直想著再到云南,為這里的群眾多做些事。
去年9月,陳丕棟邀請上海市同仁醫院專家團隊在金平分院舉行大型義診活動。通過專家義診、送醫下鄉等活動,讓患病群眾尤其是偏遠地區群眾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優質專業的醫療服務。
在滬滇協作醫療幫扶機制的助力下,陳丕棟外引內聯、努力推動,金平縣已經建成基層大衛生體系,全縣醫療服務保障水平得到提升。
過去5年,上海選派了3000余名掛職干部、專業技術人才到云南進行幫扶,云南也有3000余名掛職干部、專業技術人才到上海學習提升。
在云南產業振興過程中,也有上海幫扶的力量——提升產業配套、共育發展人才、共繪產業藍圖……
在烏蒙山區的尋甸縣羊街鎮新街村,一輛輛貨車正在新街冷庫裝運蔬菜,這些蔬菜將發送至全國各地。
蔬菜種植是當地群眾重要增收產業,過去因冷鏈配套不完善,蔬菜價格市場波動極大,群眾收入不穩定。
在上海援滇干部的支持協調下,建成了現代化的冷庫,解決了蔬菜保鮮問題,穩定了蔬菜價格,增強了群眾發展蔬菜種植的積極性,還帶動近百名群眾就近務工。
如今,在上海幫扶資金的支持下,尋甸縣正逐步實現冷庫對鄉鎮街道的全覆蓋,以此延伸產業鏈,穩定助農增收。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云南 幫扶 上海 協作 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