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為民企全生命周期發展“護航”
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優化區域營商環境頻出實招
人民政協網寧波10月28日電 (通訊員 陳冰曲 記者 鮑蔓華)“沒想到現在辦理出口退稅這么便捷高效,前天剛提交了材料,今天稅款就退到公司賬戶上了。”近日,位于寧波市江北區的寧波錦灝進出口有限公司得益于區稅務局量身定制的個性化稅收服務幫助,在開拓海外市場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公司負責人禁不住為區域營商的好環境點贊。
在江北區,像錦灝進出口公司一樣,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享受到職能部門“一對一”輔導分析、高效“引領式”代辦等專業服務,市場主體更具活力,經濟發展更有動能。
一直以來,資金短缺和周轉問題始終是民營外貿企業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遇到金額大的訂單不敢輕易接;貿易周期長,回款慢導致融資成本提高;缺少抵押物銀行放貸謹慎……對此,江北區探索建立了覆蓋其發展各個階段的融資服務體系,引導各類資本參與跨境貿易產業的發展。“我們鼓勵銀行機構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創新小微企業融資措施和手段,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實效,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區金融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周春輝表示說。
江北區還充分發揮“信用報告評估”融資服務作用,創新推出了“純信用貸款”模式,極大改善了小微民營企業普遍碰到的資質偏低、抵押質押擔保不足等融資限制情況。
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以全區7萬多戶經營主體為服務對象,依托政府監管部門大數據,為融資風險評估提供依據,聯合甬城農商銀行等多家轄區金融機構開展信貸服務。“企業只要信用狀況良好,有固定經營場所,無需抵押擔保物、無需保險公司擔保就可直接獲得貸款。”寧波市政協委員、江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民個協秘書長徐波說。
對民營企業而言,如何在最短時間內厘清辦事流程、通過審批,同樣是他們最為關注的問題。走進江北區行政服務大廳,該區創新編制的《優化營商環境“10+N”行動辦事一本通》讓辦事企業群眾觸手可及。圍繞從開辦到注銷全生命周期,江北將企業開辦、辦理建筑許可、用電報裝等主要指標轉化為“我要開辦了”等10個辦事主題項目,將專業術語翻譯成企業看得懂、易接受的“大白話”。
為破解民營企業注冊登記基礎信息變更后,引發其他多個事項信息變更需要“跑多次”等問題,江北在國內率先建立“多米諾骨牌”式“一件事”連鎖變更審批機制,實現“一表告知、一表申請”。企業信息變更需提交的138份申請材料精簡至1份申請表,填表要素由305項減少至38項,承諾期限從18個工作日壓縮至1日辦結,此項機制改革每年惠及2000余家轄區民營企業。
優質的營商環境使得區域經濟呈現出喜人的增長態勢。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江北區GDP同比增長11.5%,增幅排名寧波市首位,兩年平均增長6.9%。
編輯:羅文
關鍵詞:發展 周期 江北區 服務 民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