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產業動態 發明·創新 探索·發現 科學麻辣燙 科技人物 專家講壇 新基建 院士知播

首頁>科技>資訊

黃河入海口,“生長著”你不知道的風景

2021年10月22日 09:00  |  來源:科技日報
分享到: 

◎本報記者 王延斌

深秋時節的黃河入海口,空氣已有些許涼意,但美麗的風景不曾離去。

10月下旬,科技日報記者在東營采訪時,看到的景象讓人著迷:深紅色的堿蓬簇擁成為一塊塊的“紅地毯”,大片的濕地里蘆花飛雪,草叢間飛鳥云集。

翅膀寬而長,身體覆蓋白色羽毛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鳥類大熊貓”東方白鸛對棲息地的選擇是挑剔的。但現在,它卻在地處山東省東營市的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黃三角保護區)安了家,累計繁殖了2000只左右的雛鳥。這一數字,讓后者成為東方白鸛全球最大的繁殖地。

鳥兒對環境最敏感。在黃三角保護區內,科技日報記者看到了飛速最快的鳥——尖尾雨燕、棲息距離最遠的鳥——北極燕鷗、飛得最高的鳥——斑頭雁……鳥兒落地,讓黃三角保護區的管理者特別自豪,“這里的神奇鳥類數不勝數。”

有準確數據為證。目前,在位于黃河入海口處的黃河三角洲保護區內,鳥類已由1992年的187種增至如今的371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由12種增至25種,38種鳥類數量超過全球總量的1%,成為東方白鸛全球最大繁殖地、黑嘴鷗全球第二大繁殖地、白鶴全球第二大越冬地、我國丹頂鶴野外繁殖的最南界。

值得注意的是,每年有600多萬只鳥經此遷徙、越冬、繁殖,由此,這里被專家們稱作鳥類的“國際機場”。而在神奇鳥類之外,黃三角保護區也生長著許多神奇綠色植物。

比如長1米—4米,全體疏被褐色長硬毛的野大豆現在已是瀕危植物,但在黃三角保護區卻分布廣泛。記者了解到,作為中國沿海最大的一個新生濕地自然植被區,這里擁有685種各類植物,刺槐、旱柳、檉柳、蘆葦和鹽地堿蓬等成為代表物種;而昆蟲調查鑒定512種,其中99種為山東省新紀錄。

鳥兒喜歡,植物喜歡,昆蟲喜歡。這一切源于黃三角保護區自然環境的持續向好。

如何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國家戰略?這是沿黃省區面臨的一個共同重大命題。

東營市委書記李寬端說,近些年,東營市一方面以自然恢復為主,實施退耕還濕、退養還灘7.25萬畝;另一方面通過實施16個濕地修復項目,構建起“河—陸—灘—海”連通體系,累計修復濕地28.2萬畝。

去年,黃河三角洲共計生態補水1.74億立方米,比近10年均值增加兩倍多。通過筑堤修壩向濕地引水、蓄水,恢復地表徑流、補充地下水,用淡水沖堿壓鹽,促進濕地的自我恢復、自我發育。

除了補水,如何讓水系循環起來?

這些年,東營實施引水提水、濕地水系大連通、濕地小連通等工程,著力構建“河—陸—灘—海”水系連通體系,促進黃河與自然保護區的大循環和濕地內部小循環,生態用水矛盾得到有效緩解,濕地生態功能獲得較大改善,河流生態系統更加健康。

“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全面加強自然生態系統保護,推進濕地生態系統修復。”黃三角保護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向記者強調,他們在保護方面實施退耕還濕、還灘,加強規劃,同時加強與科研院所的合作,中科院海岸帶所建立了黃河三角洲濱海濕地生態試驗站,北師大建立了黃河口濕地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并與北師大、中科院海岸帶所聯合實施了鹽地堿蓬、海草床和牡蠣礁恢復等重大科研課題,開展生態保護系統研究,推進實施科研攻關和成果轉化。

他們實施了互花米草治理實驗項目,清除外來入侵物種互花米草;恢復鹽地堿蓬、海草床及灘涂貝類等物種,維護區域生態系統平衡與安全……截至目前,這里已與30余家科研機構合作,形成了20余項可復制推廣的科研成果。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濕地 黃河 保護區 入海口 三角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制服丝袜中出 | 午夜亚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手机 | 在线观看视频久a | 日本中文乱码字幕在线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