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保證戶外活動2小時以上學生近視率可以下降30%!
本報記者 顧意亮
“社會對于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普遍缺乏信心,甚至感到束手無策,實際上是有辦法的。近視成因的核心要素就是戶外活動少?!比珖f委員、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倪閩景日前出席一檔關于青少年視力保護的研討活動時,明確提出陽光是近視防控最好的“疫苗”。
此前,教育部等十五部門聯合印發《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光明行動工作方案(2021—2025年)》,確保到2025年每年持續降低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到2030年,實現中國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整體水平顯著提升,其中,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的目標,小學生近視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視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階段學生近視率下降到70%以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秀率達25%以上。
“這是一個十分艱巨的任務,但是只要方法對路,有堅定決心,這個目標是可以實現的。”倪閩景給出了一個“上海數據”。上海在24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開展了為期2年的實踐表明,只要保證學生戶外活動時間兩個小時以上,近視率下降了30%。
“在考試成績和升學率面前,大家不約而同地放棄了健康底線。”在倪閩景看來,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要下功夫在觀念轉變上。近視率是一個“牛鼻子”指標。如果近視率好(低)了,一定是學校、區域素質教育抓到位了。孩子的課業負擔到底減輕了沒有?孩子的體育活動時間保證了沒有?這些從近視率是可以看得出來的。所以,近期推的“雙減”和五項管理,實際上都是指向孩子的健康發展。
“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參與。”倪閩景對此的解釋是,一方面需要從學校場地設施建設、課程教學變革等多方面入手,要給孩子充分的戶外活動時間,需要有更充分的體育運動場地,同時需要改善教室燈光照明,讓每間教室燈光都達標,這確實需要學校有更多投入;另一方面,基礎教育階段普遍課程過難、教學要求過高的問題也需要從根子上去解決,通過減少文化學科類的課時數和教學內容,進一步增加體育課時,并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比賽活動,增強孩子們的運動興趣。
此外,教育部近期推出了“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五項管理的要求,這五項管理對降低學生近視率直接有關。教育部門和衛生健康部門要加強合作,推進視力監測和屈光發育檔案全覆蓋,及時發現和干預近視發?。恍侣勑麄鞑块T要加強近視危害和近視防控的宣傳力度。減少課外文化學科培訓,增加放學后孩子們在社區的運動空間,讓孩子們在住宅小區里開展各種戶外運動和游戲活動,倡導家庭形成運動傳統和習慣。
“我們已經有了‘上海數據’,接下來就是‘上海方案’。”據倪閩景透露,下一步,上海市教委將對教室燈光出臺新的標準,對家庭青少年燈光使用提供相應的指引;推進學??烧{節桌椅的標準和指導,并對各中小學醫務人員開展近視防控方面的培訓。
與此同時,在專家指導下,上海對所有學生的近視屈光率建立檔案?!拔覀兛梢钥疵總€區域和每個學校的動態變化,通過評價倒逼學校正常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以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蹦唛}景如是說。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近視 學生 下降 戶外活動 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