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綠·能源
浙江海寧:打造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范區精彩樣板
人民政協網9月24日電(記者 王碩 通訊員 肖龍海)9月23日,在位于浙江海寧尖山新區“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區”的20千伏鳳凰換流站內,國網浙江海寧市供電公司的技術人員樊卡打開源網荷儲協調控制系統,查看系統實時更新的運行數據。
尖山新區是我國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起步最早、發展最快、密度最高的區域之一,同時產業以工業為主,共有規上企業163多家。從空中俯瞰海寧市尖山新區,大型企業屋頂幾乎都鋪滿了光伏板,連成片的蔚藍屋頂猶如一顆巨大的藍寶石。
豐富的新能源資源亟須靈活科學的調控。如何探索建構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在國家能源局在尖山試點嘉興城市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的基礎上,今年以來國網海寧市供電公司充分發揮先發優勢,開展了一系列探索。3月31日在尖山新區掛牌成立全國首個“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區”和全省首個“綠色低碳工業園建設示范區”。
示范區成立5個多月來,尖山新區變化天翻地覆。
在電源側:在全省率先建成的光伏群調群控系統,將上百座屋頂光伏發電站化零為整,成為一座“虛擬電廠”。在此基礎上,尖山分布式光伏容量從22.4萬千瓦增長到24.2萬千瓦,增長8%。
在電網側:通過配電網改造,實現了配網自動化100%全覆蓋。依托換流站和能量路由器,建成了全國首套多端口直流微網。
在負荷側:尖山新區出臺全省首個電力需求響應地方補貼政策,吸引了347家企業100%簽約。更有2.18萬千瓦時秒級可中斷負荷,確保在電網遭受重大沖擊時能快速切斷負荷,保證大電網的運行。
在儲能側:投運全省首個用戶側“光伏+儲能”項目,形成了線路級、微網級、移動式等多場景儲能綜合應用體系,總裝機達到1500千瓦。
6月底,源網荷儲一體化協調控制系統正式上線,通過這套源網荷儲協調控制系統,可以統一調控分布式電源、配電網設備、可中斷負荷、可調節符合、智慧樓宇、儲能電站等源網荷儲四側共15類資源,構建一張海量資源被喚醒、源網荷儲全交互的高彈性電網。至此,全國首個工業園區級“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在海寧基本建成。
據統計,通過建設“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目前每年可消納尖山新區本地新能源發電量5億多千瓦時,占地區全社會用電量比例超過30%。按照每月用電200度計算,足夠20多萬戶家庭使用一年,相當于一個中等縣城的居民年用電量,節約標煤使用15.6萬噸,少排放二氧化碳38.7萬噸,新能源在整個能源體系中的作用由“替補”轉向“主力”愈加突出。
目前,國網海寧市供電公司正全面深化實用化應用,按照“設備掛網運行、運行數據積累、系統迭代升級”的技術路徑,成熟一個復制一個,加快覆蓋至海寧全域試點,力爭縣域級新型電力系統雛形早日成形。在此基礎上,以“尖山樣板”為代表的“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助推高質量經濟發展和碳排放脫鉤”的新模式,正在被逐步推廣。
未來已來,浙江海寧正積極打造特色鮮明、產業完整、應用廣泛的新能源產業生態鏈,并積極探索灘涂、尾礦、河道等光伏互補新模式,力爭把海寧建設成全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排頭兵、示范市,為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提供不竭動能,為中國能源高質量發展提供“海寧智慧”和“海寧樣板”。
編輯:秦云
關鍵詞:浙江海寧 省級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