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為祖國發展注入“僑”力量
——青島市政協調研僑聯“雙招雙引”工作小記
人民政協網9月19日電 (記者 陳小艷 王晨霞 通訊員 李建華 王偉) “僑聯就是我們的‘娘家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僑聯都會主動幫忙……”9月3日,青島市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邀請政協委員,走進青島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和橡膠谷詳細了解僑企發展和僑務工作開展情況時,企業負責人楊彩坤的一番話,道出了對僑聯真摯的感謝之情。
青島是我國北方重要的僑鄉,青島市政協常委、市僑聯黨組書記管艾宏介紹,近年來,青島市僑聯以黨建帶僑建,通過開展系列活動、多方位“搭臺”,不斷放大僑資、僑智融合效應。聚焦青島市委市政府發起的“雙招雙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攻勢,2019年以來,青島市僑聯累計對接洽談項目122批次,促成29個項目注冊或簽約,總投資額125.8億元。通過建好用好中國僑聯在地方設立唯一專委會——中國僑聯特聘專家委員會海洋專委會,青島市僑聯在服務“經略海洋”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青島有歸僑僑眷、海外僑胞近70萬人,僑資企業3500多家。如何進一步發揮僑聯優勢,團結凝聚廣大僑胞,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出僑界新貢獻?圍繞這一話題,委員們紛紛出謀劃策。
“要鼓勵海外華僑、僑胞做愛國精神的傳承者、國家發展的奮斗者,讓全世界中華兒女的資金、技術在國家這個平臺匯聚。”市政協委員薛月海認為,應更好地發揮僑聯“參政議政”“維護僑益”“海外聯誼”等職能,傳遞中國好聲音,講好中國故事。
“引來技術和人才是關鍵。”市政協委員張輝崙認為,要進一步聚焦地方優勢產業,努力發展形成產業自循環招商。在“雙招雙引”中,要招上下游、招關鍵環,依托重點產業企業,建設產業研究院,開辦高端產業峰會,創造“引來一個,帶來一批,輻射一片”的招商引資磁場效應。
“制度的保障讓人更加踏實。”市政協委員李秋航將目光聚焦在青島市僑聯在全國僑聯系統率先出臺的《助力“雙招雙引”工作實施意見》上,她認為,要繼續發揮這種工作制度優勢和戰略思維模式優勢,為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引進人才,注入資金,啟動平臺。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是歸僑僑眷和歸國留學人員重要的引進和聚集地。作為大學教授,市政協委員王家林認為,應加強僑界青年與歐美同學會、校友會等的聯系合作,推行“地方僑聯+高校僑聯+校友會”工作模式,強化聯誼溝通、資源整合、暢通渠道,為助力僑界青年成長成才和發揮作用搭建平臺、創造條件。
此外,委員們還建議繼續拓展“為僑服務”平臺,提升僑界群眾幸福度,在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疫情防控、建設僑界文化交流基地和志愿服務等方面作出貢獻,進一步提升僑界群眾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青島市政協主席楊軍表示,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在剛剛過去的8月,青島市政協印發的《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重點任務分工方案》明確,由專委會結合政協實際,開展海外統一戰線工作和僑務工作,進一步凝聚力量做好新時代“僑”的文章。
編輯:羅文
關鍵詞:僑聯 發展 青島市 市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