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話說新經濟>關注
以科學評價引領鄉村高質量振興 2020中國百強鎮名單揭曉
9月8日,競爭力智庫、中國經濟導報社和北京中新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等機構在北京聯合發布《中國鄉鎮綜合競爭力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同時揭曉了2020中國百強鎮、2020中國中部百強鎮、2020中國西部百強鎮名單。
《報告》認為,我國“三農”工作已邁入新發展階段。一是“三農”工作的戰略目標發生歷史性轉移。我國“三農”工作的重心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歷史性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點和難點在“三農”工作,基礎和關鍵在鄉村振興。二是“三農”工作的重點任務發生結構性變化。從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推動城鎮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向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轉變,把鄉村建設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將在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上持續發力,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持續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環境,加快建設美麗宜居鄉村。三是“三農”工作的保障機制發生根本性變革。國家鄉村振興局正式掛牌,為強有力推動鄉村振興提供組織保障。《鄉村振興促進法》頒布實施,將黨中央推進鄉村振興的有關政策、措施、決策部署等轉化為法律規范,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報告》建議,要以鄉鎮為抓手推動鄉村振興。鄉鎮是鄉村的重要組成部分,處于連接城鄉、承上啟下的樞紐位置,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橋梁、解決好“三農”問題的主要載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抓手,要大力推動鄉鎮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鄉鎮綜合競爭力,使之成為提高鄉村公共服務水平的重要平臺、承接城市功能和農村轉移人口的重要載體、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以“鄉鎮振興”帶動“鄉村振興”。
《報告》提出,要以科學評價引領鄉村高質量振興。城鄉協調發展是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內容,要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圍繞縮小城鄉差距、城鄉融合發展等重點領域建立評價指標體系,科學評價鄉村振興的進展和成效,找準短板和不足,引領鄉村高質量振興。要開展全國鄉鎮發展監測評價,建立我國鄉鎮高質量發展的參照坐標,為各鄉鎮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參考。
《報告》顯示,中國鄉鎮綜合競爭力評價以全國鄉鎮(不含街道、農場、團等)為研究對象,從包括經濟規模、經濟活力、人均水平等方面對全國鄉鎮綜合競爭力進行評價。為引導各鄉鎮高質量發展,淡化地區生產總值在評價中的作用,評價體系未納入地區生產總值指標。
《報告》顯示,2020中國百強鎮分布在全國10個省份,主要集中于東部地區。江蘇百強鎮數量最多、達到36個,其次分別為廣東32個、浙江13個、山東7個、福建4個、河北4個、河南1個、貴州1個、湖南1個、江西1個。其中,江西、湖南各有1個鎮首次躋身中國百強鎮名單,實現中國百強鎮零的突破。中國百強鎮常住人口平均為22.92萬人,公共財政收入平均為18.87億元,工業企業數平均為319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平均為221家。
2020中國中部百強鎮在中部地區6個省份均有分布。其中,安徽數量最多、達到41個,其次分別為江西20個、湖北19個、河南16個、湖南3個、山西1個。中國中部百強鎮常住人口平均為10.79萬人;公共財政收入平均為6.44億元,比上年增加0.23億元;工業企業數平均為366家,較去年增加8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平均為41家,與上年持平。
2020中國西部百強鎮分布在西部地區8個省份。其中,廣西數量最多、有29個,其次分別為陜西21個、內蒙古20個、四川10個、云南9個、貴州8個、寧夏2個、新疆1個。中國西部百強鎮常住人口平均為8.13萬人;公共財政收入平均為5.08億元,比上年提高0.43億元;工業企業數平均為13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平均為21家,比上年增加2家。
編輯:秦云
關鍵詞:中國百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