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常委會會議>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大會發言
黃丹華:增強產業體系抗沖擊能力 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是經濟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關系就業和社會穩定。面對風險挑戰,建議從長遠和近期兩方面應對。
著眼長遠,夯實產業基礎,補短板強弱項。一是以高素質技能人才為制造強國提供支撐。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建議設立國家榮譽,可定期在全國范圍內評出若干杰出工匠代表予以表彰。全面改革職業教育體制,建議由人力資源部門或工業主管部門與教育部門共建、共辦職業院校。建立“職普互通”通道,提高職業流動性,既可縱向上升,也可橫向交流。二是盡快建立科研成果所有權向作出主要貢獻的人才傾斜的機制。建議擴大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不低于10年的長期使用權試點范圍。三是營造寬松包容的科研環境,切實給科研人員“松綁”。建議有關方面在課題申報、職稱評聘、科研經費使用、評獎評優等方面出臺不拘一格、更加靈活的政策措施,以有利于真正優秀的人才脫穎而出為導向和目標,消除科研人員不合理負擔。四是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建議公檢法等部門加強協作,讓侵權者付出沉重代價。
立足當前,采取務實措施穩供保供,切實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一是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相關領域互利合作。二是突出企業主體作用,以“鏈式”思維實施系統攻關。加快構建以龍頭企業為核心的產業技術協同創新聯合體,強化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利益綁定與戰略合作。三是強化應用需求牽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水平。促進需方敢用,在使用中發現問題,帶動供方改進完善的互動機制。加大國產產品采購力度,建立使用補償或保險機制,支持整機企業搭建零部件、原材料和元器件的標準與驗證平臺。四是賦予部分地區人才“引育留管用”自主權,試行更大力度的配套政策,如為引進的“高精尖缺”海外人才提供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五是地方政府加快優化營商環境,切實降低企業營商成本,增強對企業投資的吸引力。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