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全國政協常委會會議>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大會發言

牛汝極: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根基

2021年09月01日 10:43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牛汝極(531964)-20210901102500

△牛汝極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要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共建共治共享方向,聚焦影響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的突出問題,全面加強平安中國建設。

一、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要夯實中華文化的根基。我國文化寶庫中的詩經、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既有大量反映少數民族生產生活的作品呈現,也有大量少數民族作者的書寫創作。中國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文化,中原源源不斷地從少數民族那里獲得新鮮文化養分,少數民族也不斷從中原汲取文化養分,少數民族之間也不斷進行文化交流,在構建中華共有精神家園過程中展現了生動的歷史畫面。中華民族共同性一致性增強,各民族一同奔向現代化。生產方式的趨同不可避免地帶來生活方式和文化表現形態趨同,這是歷史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要夯實中華歷史的根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漢族以華夏民族為起始,不斷吸收、容納其他少數民族,才逐漸發展成為人數最多、精神資源相對豐富的民族。歷史上也有相當多漢人融入少數民族,壯大了少數民族并由此產生一些新的民族。中華民族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各民族在歷經遷徙、貿易、婚嫁、沖突過程中,交往范圍不斷拓展,交流內容不斷豐富,交融程度不斷加深,逐步形成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

三、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要夯實中華共情的根基。共情作為人與人之間認知和情感連接的紐帶,是具有動態性、方向性的社會心理過程,也是預測道德行為和中華認同的重要因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提高各族群眾在中華民族共同體層面的心靈共情能力,通過教育實踐培育中華民族認知、中華文化認知,增進國家共情。隨著各民族中華共情能力的不斷提高、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認知進一步喚醒、中華共情得到進一步激活,必然達到中華心靈共情狀態,也必然使得平安中國建設更加鞏固。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午夜一区二区亚洲福利VR | 永久中在线文字幕 | 呦呦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 亚洲天天在线日亚洲洲精 |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白丝袜 | 在线观看非常黄的永久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