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聞
河南沈丘:變“坐等”為“上門” 實事辦在百姓心坎里
新華社鄭州8月25日電(崔潔、李玉東)“在黨史學習教育中,針對群眾提出的農業機械數量多、類型全,從業人員文化低、分布散、隱患多等問題,我們從細節入手,督促協調縣農業機械技術中心把農機年檢辦在村口地頭,變‘坐等’為‘上門’,方便了群眾,提升了工作效率。”近日,在河南省沈丘縣付井鎮農機流動年檢服務隊現場,縣紀委監委駐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組長王紹銀說。
沈丘縣是農業資源大縣,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擁有114萬畝耕地,糧食年產量16億斤以上,現有各類農機近萬臺,從業人員2萬余人。由于農機從業人員組成靈活、松散,工作季節性變化強,造成農機年檢率低,帶病作業多,從業人員技術培訓覆蓋率低,安全生產隱患高等問題。
面對群眾反映比較集中的情況,縣紀委監委建立健全常態化工作機制,召開聯席會議,強化服務“三農”工作責任,制定出臺了《沈丘縣2021年農業機械安全技術檢驗工作方案》,并在各鄉鎮辦設點開辦農機駕駛員短訓班、農機手安全生產技術培訓班。“自5月以來,農機監理站已連續在16個鄉鎮辦設立流動服務站,開展農機手技術培訓、安全知識宣講共計20余場次,農機戶的安全生產意識明顯增強,農機年檢率較往年大幅提升,流動服務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沈丘縣農業機械技術中心農機監理站站長程霞說。
“往年農機年檢點在縣城,農機時速慢,城區紅綠燈多,農機主和駕駛員年檢和培訓的積極性不高。上門服務,免費服務,我們何樂而不為?這是把實事辦在百姓的心坎上!”農機手歐陽來賓說。
沈丘縣打破傳統窗口服務的固有模式,把便民措施搬到田間地頭,變“坐等上門”到“主動上門”,面對面了解群眾需求,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切實解決群眾問題,把實事辦在了群眾心坎上,是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生動實踐,有效提升了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農機 實事 心坎 上門 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