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產業動態 發明·創新 探索·發現 科學麻辣燙 科技人物 專家講壇 新基建 院士知播

首頁>科技>資訊

二十九年,他在千米氣象站守望風云

2021年08月23日 14:24  |  作者:倪元錦  |  來源:科技日報
分享到: 

在距離北京城區100多公里外的延慶區香營鄉,矗立著國家級氣象觀測站——佛爺頂氣象站,海拔1224.7米,是北京海拔最高的有人值守氣象站。1992年,21歲的韓文興進站工作,是在佛爺頂工作時間最長的觀測員。

佛爺頂山峰,自古是軍事要塞,觀測站處在850百帕范圍,是北京西北天氣系統上游地段,對全市天氣預報具有重要指示意義,這里也是韓文興的第二個“家”。29年來的近一半時間,他在佛爺頂度過。

從業以來未漏記過一次數據

1978年建站以來,佛爺頂氣象觀測站一般只有一名氣象員值班,通常一班兒半個月。站里只有兩名觀測員,輪流值班。

最初,登上佛爺頂氣象觀測站的路,靠雙腿。每次上山,韓文興先從家騎車30分鐘至40分鐘到山腳下,把自行車寄放到黑峪口的村民家里,再抄小路爬三個小時的山,才能到站里值班。

值班時,除每天進行氣象觀測,韓文興得自己做飯吃,冬天要自己燒鍋爐取暖。他說,1992年剛上山時,觀測站只有三間平瓦房,木頭門窗,冬天透風,夏天漏雨,所有用水存放在四個大水缸里,缸里漂浮著小蟲子。老鼠還鉆過他的被窩。“三類艱苦站”名不虛傳。

本世紀初開始,佛爺頂國家級氣象觀測站逐漸換了新面貌。2003年房屋改造,臥室、客廳、廚房都有了,搭建了煤棚,鋪設了地暖,能看電視,能上網。通往氣象觀測站的山路,也變成了盤山水泥路,換班兒的時候單位派車接送。生活用水、煤氣罐會定期用車往山上拉。

2004年,氣象站北面山頭建了森林防火瞭望站,一間兩層的小屋,也是一人值班。韓文興算有了近鄰。瞭望站沒有水,要來氣象站提水,兩個寂寞的人借機會聊上兩句。

“守在站里,數據記得準,天氣預報才能準。”29年里,韓文興沒有漏記過一次數據。

2012年,北京市延慶區遭遇60年一遇的大暴雪。積雪封山,糧食有限。韓文興把米飯改稀粥,三頓改兩頓。一值就是40多天,一天觀測任務也沒落下。

與韓文興搭檔的值班員不停更換,而他在這個寂靜的崗位連續干了29年。當年同事口中的“小韓”變成了“韓哥”,現在成了“韓叔”。唯一不變的是漫長的寂寞。

多次參與重大活動的氣象保障工作

與寂寞時間相伴的,還有知識海洋的滋養。這些年,韓文興利用業余時間完成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在職大氣科學課程,獲得了本科學歷。近幾年,北京市延慶區舉辦北京世園會、承辦北京冬奧會,韓文興參與氣象保障任務,盡氣象觀測員的綿薄之力。

2019年的北京世園會,從演練階段到閉幕,持續180多天,長達半年,跨越北京的整個汛期。駐場氣象預報離不開實況觀測資料,每次降水、雷暴、大風天氣過程,韓文興都從頭盯到尾。

韓文興的29年,見證了中國地面氣象觀測的全面自動化進程。2020年4月1日,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從全國試運行正式切換調整為業務運行。自記紙、電報機、人工編報……這些韓文興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伙計”,退出歷史舞臺。

親歷劃時代意義的改革,韓文興很高興。他說,現在人工定時觀測和定時發報基本取消,只保留雪深、積雪等個別人工觀測項目。觀測業務量明顯減少,但對綜合業務能力的要求更高了。

響應國家氣象事業發展形勢,韓文興將工作重點,逐漸轉向對觀測設備的維修維護。“要具備故障判斷能力和基礎維護維修能力。只有保障觀測設備正常運行,才能獲得穩定可靠的觀測數據,提升基層氣象服務保障能力。”韓文興說。

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2020年11月24日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北京市共有79人榮獲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其中,北京市延慶區氣象局佛爺頂高山站氣象觀測員韓文興,作為202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參加表彰大會。

此前,韓文興曾被評為“感動延慶”十大人物、北京市勞模。他說每次得獎,家里都挺高興,就像歌里唱的,軍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家里的一半”。

“只要山上需要我,我就繼續守好這個站。”韓文興說,把設備看好,把數據管好,選擇高山站,沒什么后不后悔。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韓文 氣象觀測 氣象站 佛爺 觀測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高清 | 日韩国产欧美中文综合 | 竹菊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 | 五月天婷婷在线播放 | 亚洲人成色777777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一级高清婬日本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