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各地各部門不斷夯實鄉村人才振興的制度基礎
四川省仁壽縣懷仁街道火龍果基地,返鄉創業農民工王成清(左上)和當地群眾一起搬運剛采摘的火龍果。 潘 帥攝(人民視覺) |
貴州省黔西市雨朵鎮拉土村村醫華杰(右一)給村民檢查身體。 郭常青攝(人民視覺) |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錢山下村,農藝師(中)指導農戶做好水稻田間管理。 鄧德華攝(人民視覺)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
各地各部門大力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健全體制機制,強化保障措施,引導各類人才下鄉,推動專業人才服務鄉村,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撐。越來越多的農村人才匯聚、人氣旺盛,鄉村發展更有活力。
——編 者
教育培訓結碩果,高素質農民成為產業振興生力軍
時下,陜西省寶雞市鳳翔區的蘋果園里,紅彤彤的果子掛滿枝頭。“這100畝果園剛套了100萬個果袋,今年估計能產50萬斤果子。”鳳翔區雨嘉果業專業合作社社長王雨嘉滿心歡喜地介紹,“我們鳳翔的蘋果入選了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個大、色艷、酸甜適口,好得很!”
鳳翔蘋果好,跟種得好密切相關。如今在鳳翔,除了普遍應用的套袋、疏枝等技術,很多果農還學會自己動手進行品種更新。一大批懂技術、會管理的高素質果農活躍在田間地頭,扛起了鳳翔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大旗。目前,全區已建成優質蘋果基地22萬畝,5萬畝通過了綠色果品基地認證。
“以前,我們不懂技術,種蘋果靠天吃飯,果子一斤只能賣七八毛錢。現在大家都知道,種果致富,還得懂技術。”糜桿橋鎮竹園村果農蘇小兵感慨。
為了讓蘋果插上科技的翅膀,王雨嘉從吉林農業大學畢業后毅然返鄉。他自學果樹栽培知識,向果樹專家、資深果農請教,經過試驗,摸索出一套科學種植管理模式,種出的蘋果質量和售價都遠高于本村的“老把式”。2014年,王雨嘉被認定為陜西省第一批新型高級職業農民。
掌握了新技術的王雨嘉思考,怎么能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十三五”期間,農業農村部大力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作為區里的農民果業技術指導員,王雨嘉從2016年開始,用自己的合作社當場地,配合當地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搞起了高素質農民培訓。
王雨嘉種果有方,果農們學習熱情高漲,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后,王雨嘉將學員領到果園,現場演示蘋果栽植技術,果農們拿起工具跟著學。
經過系統培訓,蘇小兵也成了高素質農民。他采用雙矮密植栽培技術種優質果,30畝果園畝均收入達到1萬元,過去不掙錢的蘋果,如今成了他家的致富果。
截至目前,鳳翔區共培訓高素質農民7.2萬人次。一批批高素質農民從培訓課堂走向田間,成為鄉村產業振興的生力軍。在陜西省認定的高素質農民中,近40%常年從事或投身于農業先進科技知識傳播,有近15%從事農業社會化服務工作。
鄉村人才培養,基礎在教育培訓。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累計投入91.9億元,累計培育高素質農民500萬人,目前全國高素質農民超過1700萬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繼續健全教育培訓體系,完善政策體系,為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培養更多高素質農民。
筑巢引得群雁歸,越來越多的人才向鄉村匯聚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大徑山鄉村國家公園,大片茶園碧綠齊整。徑山村村民章紅艷經營的五峰山房民宿就坐落在大徑山里。
近些年,余杭鄉村的發展條件越來越好。為了給鄉村振興引入創新創業“活水”,余杭區因地制宜,開展茶藝師、評茶員等特色化培訓,為創客提供創業補貼,為創業項目提供擔保貸款及貼息,為農村電商創業提供社保補貼和帶動就業補貼。真金白銀的支持,吸引了大批優秀人才返鄉創業。2016年,章紅艷也加入了這個隊伍。
憑借敏銳的市場嗅覺,章紅艷決定深入挖掘徑山茶文化,打造文旅融合的產業模式。在她的民宿里,游客不僅可以體驗茶文化濃郁的住宿,還可以參加徑山茶炒制、茶筅制作等活動。“生意越來越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每一天都充滿了干勁。”章紅艷滿意地說。
同為徑山村村民的馬寬留學歸來,也選擇了回村創業,他探索了“農業+旅游+茶文化+文化創意”的發展模式。馬寬展示新開發的帆布包、馬克杯和鑰匙串等文創產品,“這個系列的文創產品去年一上線就大受歡迎,今年上半年,我的文創收入就達到了30萬元。”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返鄉創業,給徑山村帶來了人氣和活力,也給徑山茶產業注入了新動力:從賣茶葉到弘揚茶文化,從發展旅游產業到發展文創產業,2020年一斤徑山茶均價賣到了800元以上,總產值超過9億元,很多茶農都住進了鄉村別墅。
為培育更多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2020年6月,農業農村部等9部門聯合出臺《關于深入實施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培育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100萬以上,基本實現農業重點縣的行政村全覆蓋。
徑山村是個縮影。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支持鼓勵返鄉入鄉創新創業的政策措施陸續出臺,一大批人才返鄉入鄉干事創業,越來越多的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向鄉村匯聚,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能。2020年,全國返鄉入鄉創新創業人員達1010萬人,同比增長18.8%。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繼續搭建創業平臺,強化創業指導,培育更多創業主體,大力推進農村創新創業。
建立健全體制機制,讓鄉村人才育得出、引得進、用得好
37歲的李二攀是河南省夏邑縣森森木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在年初駱集鄉勝利東村“兩委”班子換屆選舉中,他高票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從當年辦工廠到回村當干部,對李二攀來說不是件容易的事。
去年1月,他當選村委委員后,鄉黨委、政府就開始著手重點培養,老支書袁平偉手把手地傳幫帶。“這一年來,我逐步學會了處理各項村務、服務老百姓,現在基本適應了新角色。”李二攀說。
為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夏邑縣實施“四步培養法”:把農民培養成高素質農民,把高素質農民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村干部,把優秀黨員干部培養成村黨支部書記。
各地創新體制機制,加強政策保障,著力為鄉村引進更多的人才。
但凡王錫醫生坐診的日子,重慶市武隆區中醫院的診室前就會排起長長的隊伍。
王錫是山東濟南人,2018年5月,他到武隆區中醫院掛職副院長,開展結對幫扶工作。王錫深入偏遠山村巡回義診,白天接診大量的患者,晚上入戶免費治療。他還以帶、教、幫等方式,幫助山區醫生提高技術、改進服務。當地風寒、關節痛病人較多,王錫運用針灸、推拿和特色艾灸等中醫治療手段,療效好還省錢,深受群眾歡迎。
在夜以繼日的忙碌中,幫扶到期了。2020年,武隆區將王錫作為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引進,專門立項,一事一議。9月王錫舉家落戶,擔任武隆區中醫院副院長兼針灸推拿科主任。
熟悉的工作環境、良好的干事平臺,讓王錫大顯身手。除了做好日常工作,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培養更多基層醫生上。目前,他已帶出了八九個會針灸的徒弟,他們都開始獨立看病。“我多帶出一個徒弟,基層的醫療水平就能提高點,鄉親們得病后就能少點痛苦。”王錫信心滿滿地說。
鄉村人才振興,建立健全體制機制是保障。年初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明確提出,延續脫貧攻堅期間各項人才智力支持政策,建立健全引導各類人才服務鄉村振興長效機制。
各地各部門不斷夯實鄉村人才振興的制度基礎。在人才培養上,有計劃地選派縣級以上機關有發展潛力的年輕干部到鄉鎮任職、掛職;在人才引進上,逐步建立城市醫生、教師、科技、文化等人才定期服務鄉村制度,健全鼓勵人才向艱苦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激勵制度;在人才使用上,建立教師、醫務工作者等縣域專業人才統籌使用制度。
編輯:羅文
關鍵詞:鄉村 振興 創業 農民